2025年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联合处置应急演练脚本(正式版)).docxVIP

2025年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联合处置应急演练脚本(正式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联合处置应急演练脚本(正式版))

2025年6月15日星期三晴

上午8:30,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楼前,穿白色实验服的工作人员陆续进入,门禁系统“滴”声不断。实验室三层B区203室,新冠病毒变异株分离培养实验室内,实验员张雪(26岁,硕士,入职2年)正核对今天的实验计划:“编号230517-03的临床样本,第3代细胞培养,10时需完成病毒滴度测定。”她将冻存管从-80℃冰箱取出,放入37℃水浴锅复温,转头对身后的带教师傅王建国(45岁,副主任技师,从业18年)说:“王老师,今天离心转速设12000转/分钟,时间5分钟,对吧?”

王建国正在检查生物安全柜的压差表,指针稳定在-50Pa,“嗯,按SOP来。对了,你昨天培训的气溶胶防控要点记熟没?”张雪点头:“个人防护二级,操作时保持生物安全柜气流稳定,离心前检查转子密封圈,结束后静置5分钟再开盖。”

9:00,张雪穿戴好二级防护装备:内层一次性手套,外层丁腈手套,N95口罩,护目镜,连体防护服,鞋套。她将6支5ml离心管装入转子,每支装3ml病毒培养液,对称放置后拧紧盖。王建国在旁确认:“平衡误差小于0.1g,转子型号匹配。”离心机启动,“嗡——”的轰鸣声中,张雪在实验记录上写下“9:02离心开始”。

9:28,离心机突然发出异响,“咔嗒”一声后转速骤降。张雪心头一紧,立即按下急停键。王建国快步上前:“别动!先关电源。”两人凑近观察,离心机舱门缝隙渗出少量液体,隐约可见一支离心管破裂,淡红色培养液顺着转子槽外流。张雪的右手背被飞溅的液体溅到,防护手套上有个0.5cm的破洞——刚才急停时,她下意识扶住了离心机外壳,可能被尖锐部件划破。

“王老师,手套破了!”张雪声音发颤。王建国立即抓住她的手腕,将两人带离离心机1米外:“冷静!第一步做什么?”张雪深呼吸:“暴露后处置!”她走向实验室角落的应急处置箱,取出应急包,按培训流程操作:先脱外层手套,用碘伏棉签擦拭手背暴露部位,持续1分钟;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覆盖无菌纱布;最后更换新的双层手套。王建国同步操作:关闭实验室新风系统,启动紫外线灯(但未立即开启,避免气溶胶流动),在实验室入口挂上“生物安全事件中禁止进入”的红色警示牌。

9:30,王建国拨打实验室生物安全办公室电话:“我是203室王建国,离心过程中发生管破裂,可能产生病毒气溶胶,1名人员手套破损暴露,请求支援。”电话那头,生物安全主管李敏(38岁,高级工程师,负责中心生物安全管理5年)立即启动实验室内部应急预案:“保持现场不动,关闭所有门窗,你们两人留在实验室,佩戴N95口罩,打开备用负压风机。我马上通知应急指挥组,5分钟内到现场。”

9:32,李敏冲向二楼应急指挥中心,边跑边用对讲机呼叫:“指挥中心,203室报告生物安全事故,可能涉及新冠病毒气溶胶泄漏,有人员暴露。请求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各实验室监控画面切换到203室,值班员陈阳已调取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档案:“确认实验样本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SL-3级病原微生物),当前实验室压差-45Pa,符合负压要求。”

9:35,中心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赵宏(52岁,主任技师,分管生物安全)按下红色警报按钮,刺耳的蜂鸣声在实验楼内响起。广播同步播报:“全体人员注意,203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无关人员立即撤离至楼外集合点,穿防护装备人员原地待命。”

9:38,公安、消防、卫健委、生态环境局、120急救中心等联动单位接到通知。XX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周明带队,5分钟内抵达现场,在实验楼外围50米设置警戒线;市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携带防化洗消装备,在楼前搭建洗消帐篷;120急救车停在警戒线外,负压舱内护士检查除颤仪和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莫诺拉韦);生态环境局固废管理科王科长带着危废转运箱,等待现场消毒后的废弃物处理。

9:40,P3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处置队(由中心生物安全科、微生物检验所、后勤保障部组成)穿戴三级防护装备(正压式呼吸面罩、全封闭防化服、双层手套、靴套)进入实验楼。队长刘伟(40岁,主任技师)手持气溶胶快速检测仪,在203室门口检测:“空气病毒载量5×103拷贝/m3(正常应<102),存在高风险。”他转头对身后的医疗组说:“准备转运暴露人员。”

9:42,医疗组进入203室。张雪此时已在王建国的指导下完成二次消毒(75%酒精喷洒暴露部位),但情绪仍紧张:“医生,我会不会感染?”护士李芳握住她的手:“我们先做快速抗原检测。”取出鼻拭子,15分钟后结果显示阴性。“现在送你去定点医院隔离观察,4小时内会做核酸检测,后续7天每天监测体温和症状。”

9:45,张雪被转移至负压救护车,王建国作为密切接触者(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伍四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