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文言文二则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第25课 文言文二则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5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B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曹冲称象》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B.曹冲是曹操的长子

C.称象的方法利用了杠杆原理

D.曹操对曹冲的方法表示赞赏

2.?下列词语中,与“辩斗”意思最接近的是()

A.辩论B.争斗C.辩解D.斗争

3.?下列对“日初出沧沧凉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太阳刚出来时非常炎热

B.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

C.太阳中午时清清凉凉

D.太阳落山时非常寒冷

4.?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孔子不能决也。

C.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D.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

5.?下列关于两篇文言文的对比分析,错误的是()

A.《两小儿辩日》侧重思辨,《曹冲称象》侧重实践

B.两小儿和曹冲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

C.孔子和曹操都表现出对儿童的轻视

D.两篇文章都蕴含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6.?下列对“孰为汝多知乎”的理解,错误的是()

A.这句话是两小儿对孔子的质疑

B.“汝”指的是孔子

C.这句话体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

D.孔子因此感到羞愧

二、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

(1)《两小儿辩日》属于__________(文学体裁),作者被尊为“__________”。

(2)《曹冲称象》出自《》,该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biàndòu()(2)pányú()

(3)cāngcāngliángliáng()

(4)chuánxián()(5)zhìcí()

3.?选词填空

(1)日初出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沧沧凉凉/凉凉沧沧)

(2)群下__________,冲曰:“置象大船之上……”(咸无计/皆无计)

(3)曹冲__________,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生五六岁/五六岁生)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太阳刚出来时的清凉。()

(2)船的两侧。()

(3)说出的话。()

(4)争着辩论,各抒己见。()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翻译: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2)改为陈述句:孰为汝多知乎?

?

(3)改为转述句:曹冲曰:“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两小儿辩日》选段,完成问题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两小儿分别从什么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

2.?他们的论证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

3.?孔子的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阅读《曹冲称象》选段,完成问题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1.?曹冲称象的方法分为哪几个步骤?

?

2.?曹冲的方法与官员们的方法有何不同?

?

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古代智慧少年

①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智慧少年的故事。除了曹冲和文彦博,还有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②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其他孩子都吓得跑开了,只有司马光冷静地拿起石头砸破了水缸。水流出来,孩子得救了。

③司马光和曹冲一样,都展现了超越年龄的冷静和智慧。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灵活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这些古代智慧少年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传承。它们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1.?本文主要讲述了哪些智慧少年的故事?

?

2.?司马光和曹冲的品质有什么共同点?

?

3.?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什么观点?

?

4.?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智慧”的理解。

?

五、写作

以“智慧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

1.?结合《两小儿辩日》或《曹冲称象》的内容;

2.?描述智慧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联系实际生活,表达自己的思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B4.A5.C6.D

二、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

(1)寓言;道家先驱

(2)三国志;陈寿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辩斗(2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