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二化螟成虫预测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基于大数据的二化螟成虫预测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大数据的二化螟成虫预测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水稻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的常发性重大害虫之一,被列入《一类

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近年

来,全国二化螟发生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度全国二化螟发生面积

约1.8亿亩次,处于近年来的高位。多季稻作区,如江西、湖南、湖

北、浙江等局部地区,二化螟发生最为严重,导致水稻生产损失较大。

当前,江苏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3300多万亩,根据近年的监测数据

来看,二化螟在全省的发生有加重趋势。因此,对二化螟的种群动态

进行及时准确的测报是制定科学防控方案、降低二化螟暴发成灾风险、

确保水稻稳产增收的关键支撑。

目前,对于二化螟的测报主要依靠传统人工调查与诱捕装置结合

的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具体表现在:1)人工剥查

法需专业技术人员每周开展幼虫发育进度调查,单次调查耗时3-5小

时/亩,效率低下;2)诱捕器受环境干扰严重,如果遭遇雷电、暴雨、

大风等剧烈天气,数据偏差大,获得的诱捕数据异常率增加,无法用

于准确测报;3)现有测报方式缺乏数据整合机制,各监测点信息孤

立,无法形成区域性预警网络;4)积累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二化螟

发生动态监测数据,同时相关的气象资料数据等也都有相应的记录积

累,形成大数据,却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造成数据闲置。这种

技术滞后性直接影响二化螟的防控时效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迫

切需要制定基于大数据的二化螟测报相关技术规程,完善二化螟测报

技术体系,为江苏省二化螟发生开展及时准确地测报提供技术支撑。

现行GB/T15792-2009《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尚未包含大

数据分析方法。本标准的制定实施,对于充分、规范、有效地利用历

史资料数据进行二化螟种群发生测报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将推动二

化螟测报技术实现三大转变: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变、从定点监

测向全域感知转变、从滞后应对向前瞻预警转变。预计实施后可显著

降低测报成本,实现二化螟的精准防控,对减少化学药剂用量有重要

促进作用。由此推动水稻产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并且促进农民

节本增收,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任务来源

20252192025

根据年月日江苏省农学会下达的《关于征集年

江苏省农学会团体标准(第一批)立项项目的通知》,标准制订牵头

2025522

单位向江苏省农学会提交立项申请;年月日江苏省农学会

下达《关于2025年江苏省农学会团体标准第一批立项的公告》(苏()

农学字[2025]3号),批准本标准立项。

三、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信息及分工

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北京金禾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主要起草人:

职务/职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项目分工

标准方案制定

1罗光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与编写

副研究标准方案制定

2鲍海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员与编写

江苏省植物保护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