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pptx

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目录Part1什么是可控核聚变?Part2为什么当下是可控核聚变的新阶段?Part3装置架构拆解与产业链成本图谱Part4核聚变度电成本具备竞争力Part5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3可控核聚变是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但实现难度高,当前技术路径多样。可控核聚变因能量密度高、燃料储量丰富、安全性优越,被视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当前主流技术路径包括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惯性约束(NIF装置)及磁惯性约束(直线型装置),国内外多个装置在建,处于劳森判据Q1的验证阶段。为什么当下是可控核聚变的新阶段?一、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产业化。1)政策上,中国通过多项财政支持、央企协同、研发创新及安全监管等政策举措推动核聚变产业发展;海外竞相锁定30-40年代商用时间窗口,通过资金注入、机制优化和国际合作加速技术转化。2)投资上,24年全球聚变企业达50家,80%为私营,美国占半数,国内以聚变新能和中国聚变能领衔,分别布局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聚焦25-30年的Q值验证和30-40年的商业电站落地目标。二、多种技术路径百花齐放,实验工程有望突破。1)高温超导磁体将托卡马克体积缩小至传统装置的1/40,成本降低、迭代加速,是未来发展方向;2)直线型磁惯性装置Helion计划25年下半年达到Q1,28年实现50MW商用并网;3)NIF惯性路径单次点火Q2;提出聚变-裂变混合堆规划等。三、装置密集建设期,招标体量大。核聚变单堆实验装置投资百亿元量级,国内25-27年是聚变装置密集建设期,包括BEST、洪荒170、和龙-2、星火一号等,综合年均投资超100亿元,规模体量大。四、节点验证即将到来,拐点渐近。25-26年SPARC与Helion将验证高温超导/磁惯性路线的科学可行性;27-28年国内多个装置建设完成,验证国内独立自主核聚变工程可行性,同时海外首个聚变电厂订单落地,或将标志着行业从“实验”迈向“能源”。核聚变供应链较长、工程难度大。当前最为成熟的是低温超导托卡马克路线,初代实验堆的投资约150亿元,迭代周期约5-10年,其成本拆分为:磁体系统20-30%、真空室三大件12-15%、偏滤器包层5-10%,若是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则磁体系统成本占比达50%;当前产业链核心系统多由央国企承担,民营企业则聚焦细分领域,上市的核心供应商为西部超导、国光电气、安泰科技等;其次最快验证Q1的直线型装置投资约30-40亿,其模块化程度高,迭代周期仅1-2年,成本占比最高的是电源系统,占50%。远期经济性测算彰显核聚变潜力。托卡马克因体积大、建设周期长,在初始成本上仍占劣势,但具备长周期稳态运行潜力;直线型装置结构简单、投资低、建设快,短期经济性突出。我们计算低温超导托卡马克聚变装置、直线型磁惯性聚变装置,在Q=30和Q=3的情况下,度电成本分别为0.31、0.27元/kwh,低于火电,具备商业化竞争力,若聚变功率进一步提升则度电成本有望低于0.2元/kwh,将成为成本最低的能源形式。投资建议:在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下,核聚变国内外多个装置在建,拉动大规模招标,25-28年将集中验证Q1,推动行业从实验向产业迈进,未来空间无限,建议关注核心供应商:西部超导(低温超导磁体)、联创光电(高温超导磁体)、爱科赛博(磁体电源)、精达股份(高温超导带材)、国光电气(第一壁偏滤器)、安泰科技(偏滤器)等风险提示:技术瓶颈风险、巨额资金投入风险、国际竞争与专利风险、政策不确定性风险、需求与商业模式风险备注:全文的“预计”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为东吴证券研究所电新组预测

4Part1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5数据来源:百度百科核聚变:两个较轻的核结合,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极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恒星的能量来源就是内部不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而不可控的核聚变就是氢弹的爆炸。核聚变优势:反应能量大、燃料资源充足、安全性高、放射性低、未来度电成本低,因此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终极能源形式。图表:不可控核聚变:氢弹的爆炸图表:可控核聚变:太阳

6数据来源:国家核安全局、《南方能源建设》2024年5月、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公众号核聚变反应对于温度的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达到上亿摄氏度。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气体分子将被完全电离,此时物质以高温等离子体(完全电离的气体)形态存在。为了持续输出反应能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