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湿疮)的中医治疗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疹(湿疮)的中医治疗法*湿疮是一种超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皮损总有湿烂、渗液、结痂而得名。本病的特点是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急性期皮损红肿,常有渗出;慢性期皮损以肥厚、苔藓样变为主。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湿疹。*病因病机湿疮的发生,总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所致。1.先天禀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固,易受外界风湿热邪侵袭而发病。2.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及荤腥动风之品,或过食生冷,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蕴久化热,郁于血分,充于腠理,外发肌肤而发病。3.湿热久羁,耗伤阴血,血虚化燥生风而致肌肤失养,干燥肥厚粗糙。急性期,以湿热为主,常夹有风邪;亚急性期多脾虚湿蕴,郁而化热;慢性期,湿热未清,血虚风燥。临床表现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初发可为任何一型,各型可相互转化。1、急性湿疮:①起病较急、发病较快。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亦可泛发全身,以面部、四肢远端、阴囊等处多见。②皮损为多形性,潮红肿胀斑片、密集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可因搔抓导致糜烂、渗液及结痂,甚至继发感染化脓。皮损中心较重,外周散在分布,边界不清。③瘙痒剧烈。④可转为亚急性、慢性,愈后易复发。2、亚急性湿疹①常因急性期未能及时治疗,或处理失当,致病程迁延所致;亦可初发即亚急性。②较急性期皮损红肿及渗出减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有轻度麇烂,颜色较暗红。③自觉瘙痒。④可转为慢性湿疮;再次接触诱因或治疗不当,亦可导致急性发作。3、慢性湿疹①常由亚急性湿疮反复发作转变而来;也可起病即为慢性。②好发于四肢、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③患部皮肤增厚粗糙,或苔藓样变,暗红或紫褐色,常伴有抓痕、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④阵发性瘙痒,夜间或精神紧张、饮酒、食辛辣发物时加剧。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根据皮疹多形态,有渗出倾向,对称分布,瘙痒剧烈,反复发作,慢性期皮损肥厚、苔藓化等特征诊断。2、鉴别诊断1、牛皮癣(神经性皮炎):需与慢性湿疮相鉴别。牛皮癣皮损好发于颈项、肘、尾骶部。典型损害为苔藓样变,边界清楚,干燥而无渗出倾向。2、漆疮(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鉴别。急性湿疮漆疮病因病因复杂,常不明确常有明显的病因好发部位任何部位,常对称发生主要局限于接触部位皮疹多形性,丘疹、水疱等较单一,有红肿、水疱皮损境界边界弥漫不清境界清楚接触史不明确有主管症状瘙痒剧烈瘙痒或灼热感转归常有复发倾向去除病因,较快痊愈,不再接触即不复发治疗治疗原则:1、西医原则为抗炎、止痒,常用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2、中医治疗急性湿疮宜清热利湿;亚急性湿疮宜健脾利湿;慢性湿疮宜养血祛风、润燥止痒。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湿热浸淫证症候:发病急,皮肤潮红灼热,丘疱疹密集,瘙痒剧烈,抓破脂水淋漓,浸淫成片;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渗液多者,加马齿苋、滑石、茵陈;红肿明显者,加丹皮、赤芍;瘙痒重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出现脓疱加金银花、连翘、黄连。2、脾虚湿蕴证症候:发病较缓,皮损为淡红色斑片、水中、丘疹或丘疱疹、结痂、鳞屑,自觉瘙痒,搔抓后糜烂渗出;伴纳少,疲惫,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濡缓。治法:健脾除湿止痒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皮损色红者,加丹皮、黄芩;纳呆脘满者,加陈皮,鸡内金;发于上肢加桑叶,发于下肢加牛膝、萆薢。3、血虚风燥证症候:病程久,反复发作,皮损粗糙肥厚,脱屑,表面有抓痕、血痂,颜色暗红或色素沉着,阵发性瘙痒,夜间加;伴有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加减。皮损肥厚者,加秦艽、丹参、鸡血藤;夜间痒甚,失眠多梦,加夜交藤、珍珠母。(二)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适用于湿疮湿热浸淫证。四妙丸:清热除湿。适用于亚急性湿疮湿热证。参苓白术散:健脾除湿。适用于湿疮脾虚湿蕴证。润燥止痒胶囊:养血润燥,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疮血虚风燥证。西医治疗①内服药:以抗炎、止痒为目的,选用抗组胺药、镇静剂。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多虑片、酮替芬、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选其中1~2种药应用。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脉给药,或用普如卡因静脉封闭疗法。合并感染者,外加抗生素。②外用药:急性期无渗液者用氧化锌油,渗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