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巴豆叶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野生稻又名早果、早果、巴巴、新疆龙等,属于大石科巴氏科。这是一种多年生小树,世界约800种。我国采集了21种类型,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东、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巴豆是一种有毒植物,其性辛、热、有大毒,在医药上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种子、茎、叶均为良好的土农药,民间用其枝、叶做杀虫药,全株入药作峻泻药,外用治恶疮、疥藓、风湿骨痛等。国内外学者对巴豆的研究大都限于其种子。在国内,更多的是研究巴豆种子初提物的活性,如研究发现巴豆种子水提液具有致泻、抗肿瘤、抗炎、杀虫等作用;巴豆种子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均具有明显的触杀作用。在国外也有少量关于巴豆的研究报道,如Sahar等从巴豆种子油中分离出能抑制HIV-1诱导MT-4细胞病变的12-O-acetylphorbo-13-decanoate、12-O-decanoylphorbo-13-(2-methylbutyrate)二萜类化合物。但对巴豆叶挥发性成份的研究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GC-MS联用技术常用于植物组织有机成份的分析,我们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巴豆叶中的精油,通过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份,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广西巴豆叶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溶剂和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巴豆叶于2007年6月采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山口村,经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绍清教授鉴定。 溶剂和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VOYAGER型GC-MS仪(美国Finnican公司)。 1.2 巴豆叶精油的提取 称取新鲜巴豆叶200 g,粉碎后放入1 000 mL圆底烧瓶中,加蒸馏水润湿,放置1 h,水蒸汽蒸馏6 h,馏出液用乙醚萃取(3×200 mL),无水Na2SO4干燥24 h,低温旋转蒸去乙醚,得到7 mL巴豆叶精油,含油量为3.4%。 1.3 仪器和质谱条件 色谱柱为DB-5MS (30 m×0.25 mm×0.25 μm) 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60~120 ℃(10 ℃/min)→180 ℃(3 ℃/min)→250 ℃(25 ℃/min);载气:He;流量:1 mL/min;进样量1 μL;分流比15∶1。质谱条件:EI源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00 ℃;接口温度:230 ℃;电离电压:70 eV;倍增器电压:400 V;发射电流:350 μA;扫描范围(m/z)30~450。按上述实验条件对巴豆叶精油化学成份进行分析,经美国标准谱库LIBTX和NIST检索,分析确定各化学成份,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成份相对质量百分含量。 2 巴豆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组成 巴豆叶精油经分析测试,计算机进行谱库检索,选择高相关的检索结果,并结合质谱图中基峰、质荷比以及相对丰度与标准谱图比较分析,整个气相色谱总离子流图共分出27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的21种化学成份,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4.75%。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见表1,巴豆叶精油的总离子流图见图1。 GC-MS联用所鉴定出的化学成份主要包括醛类(31.56%)、酸类(29.42%)、醇类(23.56%)、酚类(6.81%)和酮类(1.18%),含量较高的有2-甲基苯甲醛(24.75%)、十六烷酸(17.77%)、叶绿醇(17.09%)、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6.54%)、十五烷醛(5.56%)、亚麻酸(4.95%)、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4.1%),含量最低的是苯乙醛。测试结果显示,巴豆叶精油中含有烯醛、苯的衍生物,从这些 化合物的官能团来看,可能是有毒的物质,可进一步分离及经药理毒理试验从而确证这些物质的毒性。叶绿醇、亚麻酸、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占37.85%,它们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尤其是对真菌的抑制,且毒副作用小,可用于开发新型的抗菌抑菌剂,充分利用广西特色植物巴豆资源。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