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神禾塬战国秦陵园遗址 经过四年的开发,学院完成了战国时期秦陵遗址的野外考古工作,位于陕西省神丘高原上的西安农业大学新学校区(图1)。 该战国秦陵园遗址处于西安市长安区南郊神禾塬西北部, 地势高亢, 潏河环北、滈河居南, 正对秦岭山脉。陵园由兆沟、夯土陵墙围绕“亞”字形大墓而成, 四边设有门阙或门道, 共有5门。陵园被位于南部的东西向隔墙分为南、北两区。北区是以“亞”字形大墓为中心, 周绕13个从葬坑的陵墓区;南区主要以建筑遗址、灰坑等为主。据发掘资料可以认识到, 该陵园在构建大墓、从葬坑的同时修筑了南北排水沟, 然后修建围墙、隔墙、门阙和南区建筑等, 是规模很大而且有一定规划的建设工程。 “亞”字形大墓, 四条斜坡墓道, 东西总长约135、南北总宽约110米。墓室宽10.5 、长12.1米, 近似方形, 椁室位于墓室中部, 四周用枋木堆筑椁壁, 有木质椁盖、底板和枕木, 因被盗焚, 棺椁关系已难详知。但从残余椁木印痕和炭灰榫卯结构观察, 似可见有棺椁三重, 应为内、外棺及椁。墓道、墓室填土均经夯筑, 坚硬致密, 夯窝直径在8厘米左右, 夯层堆积较为水平, 厚约0.4~0.5米。 墓室内的随葬器物大多被盗, 出土有刻字石磬、刻字茧形壶、青铜器、银饰、金饰、错金银饰、玉饰、琉璃以及大量棺钉等文物。墓室东南角处的盗洞内撒落金、银柄铁刀、青铜带钩、错银青铜底座、珍珠、玉璧、玉玦、玉瑗、玉环以及算筹、刻字陶罐等大量文物, 由此可见随葬的丰富程度。 从葬坑共13座, 分布于四条墓道周边, 最长63、最短8米, 宽度和深度一般在3.5~5米之间, 多数带有斜坡道。一般都由枋木、底柎、立柱、横梁、棚木等构成立体空间 (长廊) , 其内摆放车马、器物或兽、禽等陪葬物。绝大多数从葬坑曾被盗扰, 并有明显的大火焚烧痕迹。 从葬坑K7, 东西长28、南北宽4、深约4米。其内主要清理出了大量茧形壶, 多数刻有文字。文字内容有宫殿、官署、纪年、地名、工匠等。多数茧形壶为圜底, 个体较大, 长、高均达六、七十厘米。唯有一件茧形壶有圈足, 体较小, 长、高仅四十厘米许。这些茧形壶用途可能是盛装水、酒或者粮食等类物品所用, 推测该坑具有厨房或储藏功能。在全国的考古发掘中, 大型茧形壶如此大量的出现极为少见。 从葬坑K8, 有斜坡道, 长30、宽4.1、深4米, 立柱、棚木上有漆绘装饰。依据残留迹象观察, 该坑内应有6套车马。但因盗扰严重, 唯在坑的东部清理出两辆保存较为完整的木车, 各有挽马六匹, 均应属所谓“天子驾六”的规格。其中的一号车, 车舆通长1.75米, 后舆宽1.55米, 车辕长约1.95米, 车舆局部残留有漆绘图案。 该驾车的马, 身长约1.8、身高约1.7米。初步鉴定, 这些马的年龄约4~5岁, 应系殷商时中原马种的后代。一号车马附近出土有青铜、错金银、银、角、骨质等车马饰具等数十件, 有错金银铜转珠、鎏金铜泡、银带扣、银和青铜马镝、马镳及节约、银珞饰, 还有陶豆、骨管、彩绘象牙管等。 从葬坑K10, 无斜坡道, 长14.3、宽4.9、深约4米。该坑内清理出车两辆, 虽遭早期的盗焚及晚期墓葬的扰乱, 但仍可确定该两辆车的挽马均为六匹, 与K8坑所出的车一样属于“天子驾六”的规格。其中K10内一辆车侧发现有大量玉瑗、玉环等玉器, 证明其应属于“天子玉路, 以玉为饰”的性质, 可能是国内考古发现对文献记载的“天子玉路”的首次揭示。至此在该陵园发现的在驾状态的“天子驾六”已达4辆, 这对先秦时期“天子驾六”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考古资料。 从葬坑K12, 无斜坡道, 南北长14.3、东西宽2.5、深约3.3米。该坑内清理出禽类、兽类的骨骸, 共计有16个个体, 包括豹、熊、长臂猿、羊、鹤等动物, 它们大都已经成年。其中一只豹子被圈在带铁条的木箱中, 另一只熊颈项部戴有铁链。从动物的类别分析, 该从葬坑可能是具有苑囿功能的珍禽异兽坑。 建筑基址位于陵园南区。主要建筑所在的夯土高台, 已被后期活动严重破坏, 顶部不见建筑痕迹, 现地面以下台基残高约60厘米。高台东、南两侧存有房屋倒塌堆积, 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数以百计, 础石规则分布, 夯土墙体亦有残存, 排水设施齐全。房屋西侧现存有一条通向陵园南北向中轴线上的西向道路。以础石和残留夯土墙体的分布状况分析, 该房屋建筑保留的部分初步可分为三个单元。以西端单元为例, 其内相邻两个础石之间距离为4米, 房屋进深约3.5米。基址内出土的板瓦一般外粗绳纹, 内素面, 长58、宽39~42、厚约1.5厘米。筒瓦一般外饰细绳纹, 绳纹分为三段, 内多饰麻点纹, 个别抹光, 长约53、宽约16、厚约1.5厘米。瓦当均饰云纹, 当面十字分格, 中间区域为方形网格或菱形网格, 四周为云纹, 当面直径16厘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