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 屈曲旋转快速牵引 1) 牵引床特点 2) 牵引方法 : 患者俯卧,暴露腰部,治疗参数依据患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定。 一般情况腰椎前屈角度10°~16°,旋转角度12°~ 15°,多向患侧旋转,或先向患侧再向健侧旋转。 第三十页,共79页。 (4) 屈曲旋转快速牵引 术者立于患者患侧,用手指或手掌根按压于患部上一棘突,另一手叠压其上,准备好后,脚踏控制开关,双手同时下推、旋转、按压。可重复1~2次。 牵引后患者平卧硬板床3天,腰部用腰围制动,可服消炎止痛药,3天后复诊可配合使用其他物理疗法或按摩。 一般只需牵引1次,若需再次牵引可于1周后进行。 第三十一页,共79页。 (4) 屈曲旋转快速牵引 患者俯卧,腰椎前屈,牵引时除水平牵引外增加旋转斜搬作用力,牵引在瞬间完成。 一方面可减小椎体的生理弯曲,使牵引力与脊柱轴线趋于一致和相对集中; 另一方面可使椎管容积增大,椎体后韧带紧张,同时牵引使椎间盘内压明显减小,此二力共同作用利于突出物还纳。 旋转斜搬可对脊柱产生一个外加的旋转应力,操作者以手法固定患者患部的上一棘突,使作用力点集中。 第三十二页,共79页。 第三十三页,共79页。 (5)徒手牵引 患者仰卧位于治疗床。最好是应用可滑动、分离的牵引床,以使摩擦阻力最小。 治疗师根据患者双髋和双下肢位置的变化而定。 患者双下肢伸直、腰椎伸展时,治疗师施力牵拉患者踝部。 患者双髋屈曲90°,腰椎屈曲,患者双下肢悬挂于治疗师双肩,然后治疗师用双臂绕于患者双下肢施力。 治疗师应用一绕于自身骨盆的环形皮带助力。 第三十四页,共79页。 (6)自我牵引 1、徒手方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置于胸前,双手抱膝,以达到分离腰椎后部的目的。并可通过放松双手双膝,然后再度重复的方法间歇进行。 不适用于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第三十五页,共79页。 (6)自我牵引 2、“攀单杠”牵引:双手拉住单杠,双足离地悬空,或不离地,双膝屈曲,利用自身下坠的重量产生牵引作用;或选择高矮合适的门框,先借助小凳,使身体悬空,并可以像在单杠运动那样做前后摆动动作。每日进行2-3次,每次进行数分钟。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壮年男性患者,或进有轻度椎间盘退化,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可预防下腰痛的发生。 第三十六页,共79页。 5、注意事项 (1) 牵引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嘱咐其牵引时不要屏气或用力对抗。对进行屈曲旋转快速牵引者,需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最好与骨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免造成损伤。 (2) 牵引时患者应取屈髋、屈膝卧位,以减少腰椎前突,使腰部肌肉放松,腰椎管截面扩大,利于症状的缓解。 第三十七页,共79页。 5、注意事项 (3) 最好在牵引前或牵引同时进行腰部热疗,以增强疗效。 (4) 胸背固定带和骨盆固定带要扎紧,但胸部固定带不应妨碍患者正常呼吸,同时应注意不应卡在腋窝,以免引起臂丛神经损伤。两侧牵引绳应对称,拉紧度一致。 (5) 高龄或体质虚弱者以轻度牵引为限。 (6) 牵引后应嘱患者继续平卧休息数分钟后再起身。牵引治疗期间需适当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第三十八页,共79页。 (三)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康复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此外,颈椎牵引亦可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的固定和整复。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颈椎牵引的作用 3、颈椎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颈椎牵引方法 5、颈椎牵引参数的选择 6、注意事项 第三十九页,共79页。 颈椎牵引仪 第四十页,共79页。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及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颈椎活动度大,稳定性相对较弱,加之活动频繁,有些人因职业关系颈椎长期维持固定姿势,故颈椎间盘、颈椎及其附属结构容易发生退行性变。 第四十一页,共79页。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 颈椎间盘 (2)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3) 颈椎周围组织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第四十二页,共79页。 (1) 颈椎间盘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 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窄,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近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 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方及侧方突出。 其中第4,5及第5,6颈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第四十三页,共79页。 (2)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椎间盘变薄引起颈椎不稳时,其周围韧带常受异常应力的牵扯,至其附着点损伤引起骨质增生。 椎间隙变狭窄也使后关节与钩椎关节应力增加,使其受损伤及增生。 易发生增生的节段依次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