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东原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6至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句子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是( ) A.反动派挑拨离间(jiān),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hèng)下去的! B.下面我就要谈到我第六个重要诀(júe)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值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C.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liáo)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湎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D.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zhuō)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2.下面句子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B.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C.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 D. 不独亲其亲。?(亲:父母)???????? 3.下面成语的运用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B.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就服他,我也懒得说服他,就采取相辅相成的方法。 C.这一段时期,流感似乎已销声匿迹,但是医学专家反复提醒,这种疾病可能只是暂时消失,很可能会卷士重来。 D.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4.下面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 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 ?C.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D. 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和《大道之行也》均选自《礼记正义》。 B.《北冥有鱼》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均选自《庄子·秋水》。C.《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作者丁肇中,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节选部分既是一片演讲稿,也是一篇议论文。 D.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他终生倡导 HYPERLINK /doc/2757669-2910521.html \t _blank 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6.下面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 A.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B.达兮挑兮,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占巾。 D.欲济无舟辑,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钩者,徒有羡鱼情。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中节选的文字,完成7~10题。(8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 HYPERLINK /doc/5367828.html \t _blank 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 HYPERLINK /doc/4212733.html \t _blank 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