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识别、处理和预防 - 复件PPT
* 主要内容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足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患者眼部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白内障 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38页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每年有5~10%的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视网膜病变 视力减退直至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工作年龄段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视物模糊, 视力减退 双眼视野缩小 失明 眼前黑影, 眼底黄斑受损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39页 *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识别 早期一般没有症状,常常忽略 视力下降 复视 眼前有黑色的物体漂浮 眼部胀痛,阅读障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处理 控制血糖:对早期患者有促进逆转作用 药物治疗:减缓病变发展速度 激光治疗:保存视力和防止失明的有效手段 手术治疗:建议不能激光者尽早手术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1页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1) 一年一次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控制好血糖、血压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高糖高脂饮食等) 运动时避免跳水、举重等活动 *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2)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视疲劳 每日看电视、用电脑不超过8小时 经常眨眼 眼底检查的项目 视力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荧光造影 眼压测量 主要内容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足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识别 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感觉异常 皮肤色泽黯淡,汗毛稀少,皮温较低 痛温觉、振动觉减退或缺失 肌肉无力,萎缩 便秘、腹泻、吞咽困难 排尿障碍、尿潴留、尿失禁 性欲减退、阳痿、月经紊乱 休息时心率增快,体位性低血压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1页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识别、处理和预防 主要内容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足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 主要内容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糖尿病足的识别、处理和预防 * 糖尿病的进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导致各种脏器,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徐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年5月;第12页. * 心脑血管疾病 肾脏病变 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 * 糖尿病的伴发病和慢性并发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 静息状态下心率加快,通常>90次/分 体位性低血压,一般在起床和蹲起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昏迷 不稳定性心绞痛 胸闷、胸痛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155-157页 * 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早期识别 单眼或双眼短暂性发黑或视物模糊 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 活动受限或伴有肢体无力 说话不清楚 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155-157页 * 眩晕、肢体麻木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处理 降压:首选ACEI或ARB类降压药 调脂:使用他汀类调脂药 抗凝:遵医嘱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改变生活方式 科学饮食 合理运动 *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高血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 血糖控制目标值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 空腹血糖 3.9~7.2mmol/L 非空腹血糖 ≤10.0mmol/L *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血压、血脂达标 控制高血压 一般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纠正血脂紊乱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15页 血脂指标 控制目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男性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