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具亲和力角度贴近读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最具亲和力角度贴近读者

用最具亲和力角度贴近读者   传统的领导活动报道往往只局限在会议报道、调研活动以及领导讲话等几种形式。然而,这些传统的报道形式,会让领导人与群众产生很强的距离感,丧失亲和力。《河南日报》从2005年1月1日正式改扩版以来,在领导活动的报道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用最和谐的场面温暖读者      2007年“五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视察。《河南日报》对总书记的报道不拘一格,除了正常的程序化报道之外,还另辟蹊径,通过三位群众的眼见、耳听、口述,策划了一组报道《2007难忘的“五一”》,把一个和蔼而不失幽默的总书记形象展现给读者。总书记5月1日到郑州市鑫苑社区视察的当天是循着歌声来到老年合唱团的,这流畅而自然的“临时决定”,打破了许多人的惯性思维,使“第一领袖”的神秘感得以淡化;总书记一个不落地主动与大家握手,没???想象中的“高不可攀”,这样的细微举动折射出了总书记亲民、爱民、与民同乐的和蔼气质。64岁的退休干部李海棠说:“和总书记共唱《歌唱祖国》时,我紧挨总书记的右手边站着,听到总书记声音洪亮,唱得非常投入认真,我还看到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深情,心想以往总说‘紧紧围绕在总书记周围’,现在才真切体会到这是多么的温暖、崇高、骄傲和激动。”而李海棠用歌声吸引总书记循声而来的小预谋也让读者微微一笑。这种把自己当成总书记的“粉丝”,希望与领导人“零距离”接触的心情会在每一个普通读者身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这篇报道中,胡锦涛总书记就像李海堂的一位大哥哥。而《河南日报》的报道方式更像是与普通读者拉家常,彻底改变了党报以往自上而下、一脸正气,板着脸教训读者的说话方式。      用最有趣的一幕愉悦读者      《河南日报》对领导活动报道从小角度着眼,以小见大的报道方式,不仅仅出现在对自己领导人的报道中,对外国元首更是“决不放过”。2006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其中他把河南郑州少林寺作为他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不少读者都知道普京是一位“好打”的总统,他曾经在日本冲绳和当地的黑道高手练过柔道,此次少林之行也许他会和少林武僧开练。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总统在访问少林寺时相当含蓄,虽然读者希望普京和少林和尚过招的愿望落空了,不过河南日报的记者在这次采访中还是捕捉到了精彩的一幕。当普京和少林僧人们合影时,由于害怕一个小和尚被挡住,强壮的俄罗斯总统便把这个叫作释小广的孩子扛上了肩头。于是,一幅鲜活的图画映入读者的眼帘:普京在少林众僧的护卫下,肩扛小沙弥,只见小和尚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在这一刻,主角是小和尚;在这一刻,俄罗斯总统更像是一个喜欢小孩的外国大叔。   这样鲜活的报道既拉近了读者与领导人的距离,也提高了党报的可读性。捕捉领导人慈爱的一面,让读者发现领导人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感,这样的报道会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用最温馨的一刻感动读者      2006年9月9日,《河南日报》一版刊登温总理到北京一所小学听课的报道,令人感动。为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这位细心的总理并不是走马观花地到处转转,只听听陪同人员介绍的情况,而是走进教室,深入课堂。这位堂堂的共和国总理竟然通过和孩子们共上一节课的方式,来亲身体会学校的教学质量。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让人感动。其次,温总理听课这张照片是记者通过门缝拍到的,看到这温馨一刻的读者可能已经明白,这是总理为了不让随行的记者打扰孩子们上课而做出的刻意安排。这种对普通教师和孩子们的尊重,让人从心底里服气。不仅如此,农历大年三十,温家宝总理来到上蔡县芦岗乡阳光家园,与艾滋病患者留下的孤儿一起联欢、吃饺子的故事就更让人觉得温暖:2005年2月10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刊登了《总理就在我们中间》的报道,配以总理给艾滋病患者留下的孤儿夹饺子的照片,图文并茂地表现了温总理对人民的深厚情意。平时我们总是说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温暖,党中央国务院的温暖在哪里?就在温总理对孤儿温柔而慈爱的目光里,就在温总理给孤儿夹饺子的动作中。温总理的筷子,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另一头连着困难群众。在大年三十的夜里,这样的一件小事,无疑温暖了全中国。   新闻界中有句俗语:细节产生魔鬼。在这两则对温总理的报道中,都抓住了感人的细节,都是通过细节表现了领袖和普通人相似的感情,这种报道给人以非常实在的感觉,能够钻进读者的内心,让人难忘。      用最具责任心的一幕震撼读者      2007年7月29日,河南陕县支建煤矿发生特大淹井事故,69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76小时的艰苦营救后,8月1日12时53分,69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这一事件创造了我国矿井救援史上的奇迹。8月1日11时39分,当第一个获救的矿工兰建宁被救援人员搀扶着缓缓走出井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