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柯尔顾雏军“玩家”悲剧.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格林柯尔顾雏军“玩家”悲剧

格林柯尔顾雏军“玩家”悲剧   顾雏军及他的格林柯尔系正遭遇着四面楚歌。最吸引人目光的是格林柯尔系麾下科龙电器(000921)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变故。   先是今年4月份,科龙电器年报报出了6833万元的亏损,其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由于“有敏感资料未披露”,科龙电器停牌多达9次以上,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内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之一,科龙电器也陷入了部分生产停滞的尴尬境地。   然后是今年5月份,科龙电器因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7月20日证监会对于科龙电器的调查结束,而顾雏军本人很可能难逃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干系。   进入7月份,科龙危机更是全面开花。   7月7日,科龙电器公告,其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庇昌、李公民、徐小鲁已于2005年6月24日提出辞呈,并于6月28日提交了辞呈的补充资料。独董弃科龙电器而去。   7月18日,科龙电器发布资产查封冻结公告,称因保证合同纠纷事宜,公司已被华意压缩(000404)的子公司加西贝拉压缩机公司提起诉讼。华意压缩是业内龙头企业,作为格林科尔系的一员,顾雏军控制科龙电器持有华意压缩22.73%股权。据悉,科龙电器占用华意压缩控股的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货款高达2亿余元。   而在7月15日,素以“维护中小股东权益”而闻名的证券事务律师严义明,以仅持有科龙电器100股的小股东身份,向科龙电器全体股东征集投票权,提议罢免包括董事长顾雏军在内的所有科龙电器现任董事,并自荐任科龙独董。据悉,严义明刚从香港“拉票”回来,严介绍,如不出意外,征集到10%的股份召集临时股东大会应没问题。   不过,对于多数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说,科龙电器企业本身并没有问题。科龙的许多内部人士表示,科龙电器只有早日摆脱顾雏军的控制才会有出路。   科龙电器今日所遭遇的这一切,和顾雏军及其高超的“财技”脱不了干系。   顾雏军的“玩家”生涯   顾雏军之所以被媒体关注,在于其是资本市场的著名“玩”家,素以会“玩”、敢“玩”著称。2001年底高调入主科龙电器后,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顾雏军开始成为中国又一个突然浮出水面的神秘富豪。   透过媒体的报道??顾雏军在公众眼里变得清晰起来――江苏泰县人,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发明的“顾氏热力循环系统理论”和“格林柯尔制冷剂”一经公布,立即遭到国内制冷学界专家的反对,反对者之中甚至有顾的导师。这场辩论也一直持续到1996年,但此时的顾雏军早已潜身海外,在开曼群岛注册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并登陆香港创业板市场。以此为踏板,顾雏军开始了在内地的资本运作。   顾雏军在国内资本市场真正“开玩”始于收购上市公司科龙电器。深陷危机的科龙电器曾被业界称为国内制冷行业和家电生产行业的龙头,1999年其销售额一度达到56亿元,但随后陷入了困境,并被ST。最终,不被外界所知的格林柯尔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成功入主科龙。此次收购,人们普遍认为,科龙电器国有资产被严重低估,顾雏军收购资金并没有到位。国内主要的财经类媒体大都发表了质疑文章,火力集中在顾雏军的顾氏理论、公司业绩、收购资金来源等问题。   虽然外界充满了质疑声,但顾雏军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加快“玩”的速度,以科龙为“桥头堡”,在资本市场迅速刮起了格林柯尔收购旋风。科龙电器、华意压缩、扬州亚星、襄阳轴承4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企业及生产线,如吉诺尔、上菱电器、阿里斯顿等在短时间内被顾雏军收入囊中。顾雏军也由此建立起总资产过百亿,横跨制冷、家电和汽车等行业的格林柯尔帝国,被外界称为“格林柯尔系”。在顾雏军成功地充当着资本市场“玩家”的同时,人们的疑惑愈发加重,其巨额的收购资金到底来自哪里?用心何在?   2004年,香港学者郎咸平声讨顾雏军,成为质疑风潮的标志。郎咸平对科龙被收购后的“扭亏为盈”提出疑问,明确提出科龙被收购前连续两年高达8.3亿元和15.6亿元的巨额亏损实质是利用不当的坏账计提方式作出来的,而其后的盈利则是将前期计提资金回转后带来的“虚假利润”,并直指顾雏军席卷国家财富。面对以郎咸平为首的专家群的质疑,顾雏军总是有办法“玩”下去,顾立即组织了一些学者专家及机构对郎的指责进行了猛烈的反驳,由此引起了当时轰动一时的“郎顾之争”。不过,当初挺顾的那些人现在已经“失声”了,看到了顾如今的狼狈,不知道他们做何感想。   对话顾雏军:产业帝国梦怎么就碎了?   这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顾和媒体的对话,但又是顾近期最隐秘的心声的传达。   作为科龙公司顾问的李肃先生,在顾事件的事前事后和顾进行了多次非常深入的探讨。   7月中旬,当李肃拿出一套拯救顾的方案时,顾说:一切都晚了。   当李肃问:这么好的局你布完了,为什么你“死”了,郎咸平与你战争了一场,你就脆弱地倒下了,你到底是怎么“死”的,有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