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威夏寺背后泰柬之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柏威夏寺背后泰柬之争

柏威夏寺背后泰柬之争   作为中南半岛上具有紧密历史、文化联系的两个邻国,泰国和柬埔寨之间最近因为柏威夏寺附近地带主权争议发生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个古老的寺庙为何会引来战火?现实争议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恩怨?      崖顶上的世界文化遗产      柏威夏寺是柬埔寨人的叫法,泰国人把这座寺庙叫做“帕威寒石宫”。它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修建在海拔525米的扁担山脉摩艾丹崖顶上。摩艾丹崖状如“鹰喙”,“喙尖”朝向柬埔寨一方,“喙根”朝向泰国一方。崖顶有一块长约800米、宽约400米的平地,柏威夏寺就建在这块平地之上。在柬埔寨一侧是陡峭的山崖,站在崖顶远眺,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柬埔寨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洞里萨湖。精美的寺庙建筑和壮美的地形地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柏威夏寺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古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吴哥王朝的第四位君主耶索华曼一世于889年登基,他策划在扁担山脉建造一所圣寺,最终选定了柏威夏所在的悬崖。此后,尽管皇室内部斗争不断,吴哥王朝历代君主一直在不间断地建造该寺,一共用了200多年才建造完成,其最后成形已是12世纪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当时吴哥王朝趋于极盛,苏利耶跋摩二世除了修建柏威夏寺,还耗费30余年,建成了柬埔寨历史的不朽之作――吴哥窟。从建筑风格上看,柏威夏寺与吴哥窟有不少相似之处,成为了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   由于当时的吴哥王朝信奉印度教毗湿奴派,柏威夏寺起初并不是佛寺,而是一座印度教神庙。直到13世纪后,由于印度教在这一地区趋于衰败,柏威夏寺才逐渐融合佛教元素,成为佛教寺庙。寺院的正门朝向泰国,而第二台阶上的侧门则连通柬埔寨。整个建筑以供奉毗湿奴神的殿堂为中心,周围是回廊和塔门等建筑。古刹围墙具有吴哥窟的风格,曲线环绕,内有七个石池。山门屋角翘起,上面是精雕细琢的花纹,令人叹为观止。由于年久失修,加上饱经历史的风霜,柏威夏寺如今已部分损毁,巨石散落各处,但整体上昔日风貌犹存。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柏???夏寺占据极佳地势、融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和宗教功能为一体,寺内精美石雕为古代文明之瑰宝,从而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争端因何而起?      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举动,引发了泰柬双方的争议,时断时续,直到如今的两国刀兵相向。但争端的起源,还必须追溯到法属殖民时代。1907年,当时的暹罗(泰国)与占领柬埔寨的法国殖民者进行边界勘定,由于暹罗没有专业人员,边界地图由法国军官完成。根据双方先前订立的条约,泰柬边界以扁担山脉分水岭为基准划定。泰国认为,按此原则,柏威夏寺属于泰国。但法属印支总督不愿泰国获得这一扁担山脉的制高点,因此密令法国测绘队将柏威夏寺标绘在边界线的柬埔寨一侧。暹罗政府收到地图后,不知是何种原因,并没有提出异议。   1949年,暹罗改名为泰国,民族主义上升,开始对柏威夏寺的归属提出不同意见。1954年,法国军队在奠边府大败,被迫撤出印度支那,泰国军队乘机占领柏威夏寺。柬埔寨当时刚刚独立,对泰国的举动十分不满。柬、泰双方互相指责,并在1958年11月断绝了外交关系。   1959年10月6日,由柬埔寨提出将柏威夏寺领土纠纷提交海牙国际法庭裁决,泰国亦表示同意。据当时任柬首相的西哈努克亲王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国际法庭只有在当事国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受理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泰国人由于过分自信,认为自己将赢得这个法庭绝大多数的支持票,便接受了我的挑战,他们事后对此很后悔。”1962年6月15日,国际法庭将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所有。法庭认为,地图是作为联合勘界的成果被送交暹罗政府的。当时及以后许多年,暹罗方面许多官员包括前联合勘界委员会的成员都看到过这幅地图,非但没有表示任何不同的意见,并且还对制作地图的法国官员表示感谢。据此,可以认为地图已被暹罗当局所确认。虽然泰国十分不满,但还是勉强接受了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从柏威夏寺撤走了军队,但声称保留日后通过任何有效法律手段来推翻这次判决的权利。   当时柬埔寨领导人亦表示出一定诚意,西哈努克亲王宣布,所有泰国公民可不用办理任何签证进入寺庙参观,泰国政府也不必归还所有先前流失的寺内文物。此后柏威夏寺曾迎来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两国民众一道礼佛,甚至有柬埔寨人为了方便入寺,迁入泰方比较平缓的一侧,以免登山之苦。不久,在寺庙山前建起一片依附寺庙的小村落,加上周围丛林地带总计4.6平方千米的地方,已然成为两国民众杂居之地。泰国认为,海牙国际法庭虽就庙宇的归属权做了规定,但没有就庙宇附近土地的归属权做交代,因此还是有争议领土。   由于此后柬埔寨陷入长期的动荡与战乱,柏威夏寺一度无法正常开放。进入20世纪90年代,柬埔寨局势趋于稳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