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熊晓鸽打造亿万富翁“财富管家”
熊晓鸽打造亿万富翁“财富管家”
如今,熊晓鸽是许多创业者眼中的“财神爷”。已在中国做了16年创投的熊晓鸽,掌控着IDG在中国的110多个项目,涉及领域主要有软件、网络、电信和互联网,其中30家企业是各自领域的领导者,包括搜狐、当当网、金蝶软件、百度在线、携程网、亚信等,总投资额将近2亿美元。
一生最大的转折点
“非常好,你想做什么?你想有什么要求?你想要拿多少工资?”IDG全球总裁、创始人麦戈文问熊晓鸽。熊晓鸽一愣,心想“机会来了!”。见面的第一次就谈待遇的事情,这是非常少见的。
“我没有这方面心理准备,也不知道要拿多少工资。这样吧,我现在赚多少您就给我付多少就可以了。”当时的熊晓鸽年薪4万多美元。“您给我半年时间,然后再决定付我多少工作更合理。但有一个条件,我要直接向你汇报工作。”熊晓鸽对麦戈文说。“为什么?”麦戈文疑惑地看着熊晓鸽。“在中国做这个事情,需要有一个懂得和理解我的人可以直接沟通。”熊晓鸽坦言,比较讨厌公司内部的流程。
“非常好,就这么定了,我先回去和公司人商量一下。你是做编辑的,不知道你对公司管理方面有着怎样的能力,正好我这里有本杂志台湾的《电脑世界》,你拿回去写一个分析报告,如何能让这个杂志办的更好。”麦戈文临别时对熊晓鸽说。
回到家后,熊晓鸽就开始研究分析如何写好这份报告。在做了很多分析及调查后,熊晓鸽写了好几页的分析报告。“当时我的房东是位大律师,他看过后觉得非常好,但给我的建议是,麦先生那么忙,哪有时间看这么多的东西?能不能短点?”
于是,报告被熊晓鸽压缩成4页,他给麦先生寄了出去。3天后,熊晓鸽接到麦戈文秘书的电话:“麦先生约见你”。其实在此之前,麦戈文已经给熊晓鸽家里的电话留过言:“你写的很好,这几天会见你,我秘书会通知你。”
1991年7月,似乎是熊晓鸽这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这一次,熊晓鸽辞去了让多少人羡慕的记者美差。
赌注IDG
熊晓鸽应邀与麦戈文共用早餐,彼此因为聊得尽兴,原定1小时的时间转眼间过去了3个小时。“麦戈文当时问我最多的是个人经历及想回中国去做什么?当时我只和他谈我是要回中国做媒体投资,并没有谈做全面的风险投资。”
当时的《中国计算机报》还是报纸,熊晓鸽对麦戈文说:“机会可能还是在杂志。”他认为,在美国,杂志的广告和报纸的广告回报差不多,甚至还会超出一点,机会还是特别大的。
因当时熊晓鸽是在杂志做记者,他就提出了几个行业的杂志发展的机会多一些。比如,电子类、计算机类等。“那时我就觉得未来的电子产业一定会向中国市场转移,当时这个行业还都在台湾及国外。”
那段时间,麦戈文正好刚刚买下一家《电子新闻》媒体,而这家媒体在美国已经非常成熟。“应该去中国投资,而不是在美国继续投资。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很大的机会,他们的市场还太小,未来他们一定会将重心转移到中国内地。”熊晓鸽不断地提醒麦戈文。
熊晓鸽给麦戈文的建议是:要马上做,以“低成本、低姿态”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麦戈文投了熊晓鸽一票,而这一票为IDG赢得了10年的先机。
1980年,《计算机世界》问世。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传媒集团,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家。IDG非常幸运地成为唯一的合作伙伴。麦戈文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中国人,也为IDG日后在中国VC领域上演的一出出大戏搭好了舞台。而在美国留学的湖南人熊晓鸽是这个舞台主角。
“如果给你100万美元,你将在亚洲如何投资?”麦戈文问熊晓鸽。“我要去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及越南。”在熊晓鸽看来,信息技术是为人提供服务的。这些地方人口众多,尤其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既属劳动密集型又属技术密集型,信息技术即将普及,需要获取技术信息的人为数众多,因此,做信息服务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在卡纳斯的3年,熊晓鸽学到了“需求式刊物”的理念以及创办动作行业出版物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麦戈文与卡纳斯虽是出版业的老对手,却有着相当类似的出版观。
麦戈文认为,IDG所办的任何一个刊物都一定要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做行业刊物的核心是做信息服务,这相当于一个行业中的第三产业。行业中的厂商确实需要有一个载体,可以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把信息传递出去,同时也从载体中得到他们需要的信息。而对于购买者来说,除了要考察产品的技术指标以外,广告也是他们衡量产品的参考,这是行业内的厂商们所乐意见到的,厂商们希望读者可以仔细阅读杂志上的每一页广告,最终达成购买行为。抱持着卡纳斯的出版理念,熊晓鸽与麦戈文一拍即合。
1991年,熊晓鸽从香港飞到深圳。这是熊晓鸽去美国5年后第一次回到中国探亲。这时的深圳遍地是机会,到处是梦想创业和赚钱的人。
“那时正好有很多外地移民过去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