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志远隐形冠军全球雄心
梁志远隐形冠军全球雄心
今年45岁的广州人梁志远创办的企业珠江灯光虽然在规模上并不惹人注目。年销售额也只有数亿元,但在专业灯光领域。珠江灯光却是首屈一指的大哥大,市场份额达50%以上,甚至在全球市场,这家企业也是一支与跨国巨头们无畏竞争并令其不禁侧目的劲旅。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他们的产品进入了世界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鸟巢”――国家体育场。
用句时髦的话讲,这是一家“隐形冠军”。这是欧洲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的理论,在他看来,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不一定是那些顶级大企业,而是一批鲜为人知的中小企业,它们埋头在某一个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几十年至上百年,占有百分之五十甚至七十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这样的一些不知名的中小企业才是最健康、最卓越的企业。
青春虎胆
中国有句古训:“才学胆识胆为先”,可见胆量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据美国企业家协会的一份统计,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人,但却一定都是有胆量的人。
按说,60年代出生的梁志远并不幸运。因为少年时期正处在国家动荡的岁月,他并没有像TCL的李东生、创维的黄宏生。乃至苏宁的张近东那样幸运地考上大学。1980年高中毕业的他在家待业了两年,之后在1982年通过关系进入了一家国有药厂工作,成为一名收入稳定的国企工人,每月领取24.5元的固定工资。在当时常人眼里,一份固定的工作和工资代表稳定和衣食无忧。很是让人羡慕。
然而,1983年,才20岁的他便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放弃了这份来之不易别人想要还得不到的工作,准备下海做生意。但从做木质家具的爷爷到在乐器厂工作的父亲,都没有多少积蓄留给他,当然也没有什么海外关系。生意怎么做?他的这一想法开始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认为他“不务正业”,但在他的坚持下父母亲做出了尊重其想法的决定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他在广州南海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做过小买卖,搞过家具,总之,认为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后来,又开始做灯饰。这一年,比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下海经商浪潮(1984年)还要提前一年多。
可以说,不满足的梁志远在强烈的致富渴望中不经意地跳入了时代发展的大潮。那时的他没有谈什么远见卓识,但显然,他那瘦长的身躯中汹涌出强烈的野心和不甘人后的坚硬胆量。多年以后,他分析那年的决定时,自嘲地说:“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外向一些,什么都想冲一下,不怕死!”
直到现在,他似乎仍然一身是胆。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猎豹的模型,那是一个进取型的猎豹。虽然梁志远否认它与自己有什么偏好有关,但他无意中透露出一个细节让人体味出他的“凶猛”。有次他开车,时速竟然一度达到二百多公里l这只1963年的兔子不但机警敏锐,而且喜欢风驰电掣的感觉!
行者无疆
梁志远在做了一年多小生意后。到1984年,挂靠了一个集体单位,正式注册成立了珠江灯光音响厂(当时国家政策是:允许私人做个体户,但不准办厂,办厂需挂靠)。他讲到:“选择做灯光纯属偶然,以前做梦也没有想过,与灯光结缘并非深思熟虑,那时候我们在做家具、灯饰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射灯、转灯、玻璃球之类的灯光很俏销,价格在几百甚至几千元一个,我再调查了一下,这类产品市场上并不多,大部分是进口货,国内只有桂林一家小厂生产。”
他立即意识到这里面存有一个很大的商机,他果断决定,要做这种产品!没有场地就在学校租个小地方当厂房,没有工人就托亲戚朋友找,不懂技术就拆开其他产品研究,简易加工设备想办法自制,还有。这无名小厂的产品销售渠道怎么办?梁志远凭借一种坚韧劲,不怕吃“闭门羹”,多次敲开国营文化经销单位经理的门(如当时有全国十大国营商场之一的广州市南方大厦,广州市演出器材经营部等)。功夫不负努力人,广州市南方大厦和广州市演出器材经营部从帮助代为寄卖产品,迅速发展成为经销商。就这样,一个年度下来可以销出数十万元产品,在当时万元户时代,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但他没有满足,而是信心倍增地继续前进!
1987年,他又顺藤摸瓜地利用参加中国文化演出物资订货会之机将产品销往全国。这年,珠江灯光已全面进入了国内市场销售渠道,当年产销量已达近千万元,标志着珠江灯光跨越性发展时代的到来。
在此之前,梁志远一身兼数职,又研究产品,又开发客户,还要坐火车、搭汽车到处去推销自己的产品,可是销售并不理想。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化市场需求量迅速膨胀。此时,梁志远洞察到这是一个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于是马上调整销售策略,连续在报刊上发布广告,加大宣传,于是生产的产品开始供不应求,主动上门要货的客户络绎不绝。梁志远说:“那时候我们向全国发货,而且发货全部是空运,客户都觉得火车和汽车不够快――那时候的物流还不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