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提纲.doc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提纲.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提纲

一、单元大事年表: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1953年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由中印两国提出 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6年,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 1966年,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导弹武器实验 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建交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掀起了新时代强军之路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 本文由初中历史公众号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知识整合: 第15课 ? ?钢铁长城 基础归纳: 1、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2、第一艘核潜艇: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 3、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4、第一架仿制歼击机:歼―5型歼击机。 5、空军刚建立,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 6、三支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7、三大国产装备:导弹驱逐舰、核潜艇、歼―5型歼击机。 8、海军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 9、战机机型: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10、导弹部队构成: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 11、新时代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12、五大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南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拓展延伸: 1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演变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仅有陆军组成,他经历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阶段,1946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成立之时,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是一支以单一步兵为主的陆军部队。为适应保卫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由单一陆军向海军、空军和其他特殊技术兵种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发展。 14、对我国国防事业的认识: 国防钢铁长城的发展壮大,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建立和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科技强军作用巨大,我们应崇尚科学,培养献身国防的意识。 15、我国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军事理论的正确指引,国家政策的保障。 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为建立强大的国防提供了物质基础。 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国防建设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16、国防建设的启示: A、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B、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实行民族振兴的坚强柱石 第16课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基础归纳: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4、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发展: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6、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7、日内瓦会议: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 8、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9、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拓展延伸: 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