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导学案设计.docVIP

高中历史必修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导学案设计.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导学案设计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了解黄老思想在汉初的地位,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理解黄老思想的特点、影响、衰落的原因。 2.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掌握新儒学的内容和独尊儒术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黄老之学的基本特征;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难点:西汉统治思想的演化及其原因 课前热身 提问上节课问题:古代的治国思想?秦朝的治国思想是哪家?秦始皇严刑峻法导致民怨 沸腾,秦朝短命而亡。汉朝的统治者又会采用哪家思想来治国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学习探究 时代 背景 统治思想 影响 汉初 汉武帝 展示提炼 1.黄老之学 (1)名称由来: (2)内容: (3)特点: (4)政治地位衰落的原因及标志: 2.董仲舒新儒学 (1)形成(思想来源): (2)内容: (3)特点: (4)影响: 课堂训练 1.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回答:汉初实行黄老之学的背景? 2.材料一:都鄙廪庾(lǐn yǔ)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jiaò),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纵)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地》)“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春秋繁露·深察民号》) 材料二:“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达标检测 1、西汉初年,大臣陆贾在评论秦的统治时说:“事愈烦天下愈乱, 法愈滋而奸淫愈炽, 兵马益而敌愈多。”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 A、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统治的安定 B、减少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C、秦朝养兵太多反而招致灭亡 D、秦朝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 2.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3.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到法律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5.(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6.(2010·天津文综·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