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精神病学分类.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的精神病学 大约公元前300, “黄帝内经”, 中医最早的医学文献. “癫、狂、痫” 和精神病学分类 现代精神病学分类标准 国际ICD标准:ICD-6(1948)首次列入“精神病、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一章; ICD-7(1957)同前、 ICD-8(1966,增加描述性定义和glossary)、 ICD-9(1975)、ICD-10(1992,操作性标准) 美国DSM标准: DSM-I(1952)、DSM-II(1968)、 DSM-III(1980 ,操作性标准)and DSM-IV(1994) 中国CCMD标准: CCMD-1(1985,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的操作性标准)、 CCMD-2(1989,操作性标准)、 CCMD-3(2001,操作性标准) 精神病分类调查 -中国报告 所收集样本 技术职称 高级职称 42(21.9%) 副高级职称 51(26.6%) 中级职称 62(32.3%) 初级职称 35(18.2%) 实习医生 2(1.0%) 工作地点 省级和大学附院 89(50.6%) 市级医院 80(45.5%) 区县级医院 5 (2.84%) 乡镇级医院 2 (1.14%) 所收集样本 调查样本所在区域 华北地区 64(36.4%) 华东地区 33(18.8%) 中南地区 24(13.6%) 西北地区 19(10.8%) 西南地区 14(7.9%) 东北地区 22(12.5%) 主要从事工作 临床 162(84.4%) 科研 42(21.9%) 教学 25(13.0%) 管理 27(14.1%) 临床实践中ICD-10使用情况 临床实践中DSM-IV使用情况 结论 由于样本原因,本研究结果主要反映我国中级以上精神科医生的观点(城市专科医院); 在中国,大约一半的被调查者经常使用ICD,三分之一经常使用DSM;经常使用多轴诊断的医生不到20%; 四分之三的中国被调查者认同现有分类系统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兼容性(远高于日本的四分之一); 中国医生更加强调分类系统在专科领域使用,而日本医生强调多学科使用; 多数医生希望简化分类系统(100个以内); 三分之一被调查者认为现有诊断系统包含太多的源于欧洲文化的概念或价值 ; 结论 需要更大规模的跨国研究,不仅了解和分析精神科医生,还有研究者、综合科医生、全科医生以及其他精神卫生提供者的观点和需求,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 浏览CCMD-IV,ICD-10和DSM-IV全文 请访问 * 中国的精神病学分类 创立了中医心身医学和中医情绪疗法理论基础: 怒伤肝,悲克怒;悲伤肺,喜克悲;恐伤肾,思克恐; …… 中医心身医学和中医情绪疗法的 理论构架 中医将人视为宇宙的一部分,与时间、季节、气候、环境等息息相关 王肯堂(明,16AD)在《症治准绳》中设“神志门”,将“癫”、“狂”、“痫”明确分类,详细描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和中医发病机制; “癫”的“妄听妄见而妄言”;“狂”的“弃衣而走,登高而歌,躁狂骚动”,对症状的描述十分精准; 精神障碍的分类 调查问卷:由新西兰Prof G. Mellsop统一制定。 调查实施: 中国调查由邹义壮博士策划和监督执行。 翻译:崔介峰 校对:邹义壮 实施:崔介峰、韩标、马艾丽、李曼颖。 时间:2006年9月9日 到 9月11日; 地点: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次年会现场(北京); 样本:发放问卷380份,收回260份,合格问卷192份; ? ? 中国 日本 性别 男性 114(59.4%) 92(74%) 女性 78(40.6%) 32(26%) 年龄 35岁 54(28.2%) 70(56%) 35-50岁 112(58.3%) 47(38%) 50岁 26(13.5%) 7(6%) 平均工作年限 ? 13.0±7.0 年 9.4±6.0年 工作地点 精神科诊所 2(1%) 2(2%) ? 综合医院 5(3%) 19(15%) ? 大学医院 89(46%) 69(56%) ? 精神病院 91(47%) 29(23%) ? 其它 5(3%) 5(4%) 样本一般情况 中国与日本调查结果的比较 诊断分类系统的最重要目的是 (只选一项) 1.作为医生内部交流的工具 2.方便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交流 3.传达病因学发病机理的相关信息 4.将治疗计划告知患者 5.说明预后 6.有利于研究 7.为政府提供患者诊断的统计数据 8.其它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