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陕北真是变了样.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今陕北真是变了样

如今陕北真是变了样   【家乡是梦,自己是麻雀】   幼时,脑子里的家乡就是中国,家乡人就是中国人。家乡人幻化为一个形象,是一个佝偻着腰身,戴着一顶破草帽,在一片谷地里驱赶麻雀的老农。那是我的老姨父,也是家乡老农的一般形象。   上大学后,心里的家乡是中国的一部分,家乡人就是自己。见了五湖四海的人,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自己是老姨父,别人是不能驱赶的麻雀。   再到后来,家乡成了地理名词,自己则是一个兵马俑。   现在,家乡是一个飘逸的梦,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是宇宙的一个点,自己是一只麻雀。   不识字的老外婆手持笤帚对我指教,身为中学教导主任的父亲那缺了左下襟的破棉袄、读大学的母亲用节约的饭票换回家的大米、无固定职业的邻居三叔从山里采来做炊米的叶草籽(至今不知为何物),连缀成我幼时的生活。   我来自西北。对外人,我来自西北的什么地方并不重要,如同我是不是党项(古羌人的一支――编者注)的后裔并不重要。   2008年10月,我到了曾插队的村庄。老书记已卸任,他的儿子接班。这不是世袭,因为没人愿意当书记,老书记把儿子从外面找回来,动员他做了书记。我当年最要好的朋友当了村长。   老书记当过县里的劳动模范。这个村庄曾是县里的“学大寨”先进大队。老书记谈起几十年的变化,坦然如置身事外,并不留恋人民公社时期的红火热闹。   村里几乎见不到人影,除去书记和村长家里几个。那所学校还在。老书记说还有4个学生,村长说还有3个学生。今年听到的消息,说学校已经关闭了。   村长朋友2008年两次打电话给我,第一次说他有一个很好的在全国彻底消灭苍蝇的办法,但没说是什么办法,我着急想知道他的想法。第二次说中央领导应在北京天安门开会动员,全国响应,大家一并行动,苍蝇无不灭绝的道理。朋友长相是典型的陕北人,大脸盘,宽肩膀,高个子,但关心全国的小小的苍蝇。   离开我插过队的村庄,驱车近40公里到县城。一路上,每个村庄无不萧索寂寥。县城完全不同了,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人声鼎沸。据说县城人口达到了5万以上。我看有10万,是我离开家乡时的10倍。      【贫穷也有假象――家乡农民不落后】   家乡有石油,有煤炭,还有黄土地。   在离县城50里的地方,几百年前就有石油渗出了黄土地。在家乡河道里,裸露的煤炭夹杂在岩层中间。采煤一直是家乡的主要非农产业。几次煤矿瓦斯泄露引起爆炸,是家乡最恐怖的事情。   真正让家乡富起来的是石油。一个时期各种来路的有钱人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陕北打井采油,拿走了大笔好处,但总有一些利益留给了当地。农民在油矿做工挣钱。早些时候胆大的农民可能破开油管偷油卖钱,现在没人这样做了。   资源工业的繁荣使家乡的物价领先全国。父亲说,延安的物价比北京高,延安的商场和北京一样应有尽有。人们似乎有花不完的钱。任何一个勤快的农民都可以找到能挣钱的事做。   大城市的人来到陕北农村,可能会留下一掬同情的泪水。呵,陕北农村那么穷啊!30年前到过陕北的人再来,也会看到陕北农村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比起过去,其破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错了,他们看到了“假象”,贫穷也有自己的假象――   农民走向城市,遗弃了村里的房屋,也遗弃了村庄。稍稍富裕起来,就思谋着到城里买房。县里的有钱人到延安市区买房,更有钱的到西安买房,暂时没钱的也没打算在山沟里盖房,等攒够钱后也到城里去。在我住的北京的小区里,不时可见咬着乡音的陕北人,他们和煤炭有关系。   进城,挣钱,在城里住下来――这是家乡人近几十年的三部曲。全国农民大抵如此。   我要告诉城里的朋友一句话:一部分中国村庄破败得越快,中国就越进步。   “新农村”建设劲儿越大,农民走得越快。城里的聪明人说,农村年轻人不会种地了,所以他们不肯留在农村。其实,他们会种地也不愿意呆在那里。   如果都像陕北人一样,蜂拥走向城市,谁来种粮食?不用担心。经济史的常识让我们放心。   是的,留在农村的家乡人不大愿意种粮食。一窝蜂地种粮食是“学大寨”时期的事情。家乡气候不大适合种小麦,种不如买。甚至10年前家乡人就不大种粮食了。多有农民种了蓖麻、药材、土豆,卖了钱,换小麦吃。整个陕西的农业专业化我自己看了都惊讶不已。陕西近200万农民种了上千万亩苹果,据说卖到了全世界。陕北南部地区的苹果,是世界上最好的苹果。朝市场方向走,家乡农民不落后。      【千万别和东部地区拼GDP】   幼时的记忆中,家乡的风里含着沙土。没有风的时候,空气里弥漫着煤烟。沙尘暴袭来时,三尺外不见物象。   陕北本来有森林。古代秦国人时就开始砍树。红军在陕北也开荒砍树,支援前方部队粮食。人民公社时期几乎没有树可砍,于是砍灌木。记忆里,家乡的山是光秃秃的。   陕北南部有一大片次生林。人民公社时期农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