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战术,真高”.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路军战术,真高”

“八路军战术,真高”      1944年8月,正当陕北高原上展现出一幅谷子黄如金、高粱红似火的丰收景象的时候,中外记者参观团中的美国、英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国记者,愉快地结束了对我革命圣地――延安的访问,启程要赴我晋绥抗日根据地进行参观。临行之前,毛泽东主席还亲自来到交际处为他们饯行。   中外记者赴延安参观团是1944年6月上旬抵达延安的。到延安后,他们先后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叶剑英参谋长的亲切接见;参观、访问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学校、工厂、农场等;还和2000多名群众一起观看了秧歌表演。7月中旬,外国记者提出要赴八路军前线访问。经过一段准备,外国记者在王世英、朱明、王再兴和翻译柯柏年、凌青的陪同下,东渡黄河,来到我晋绥军区第八分区战地。   我晋绥八分区司令员王长江、政委罗贵波在八分区驻地交城屯兰川关头,热情接待了这批外国记者。记者中有: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史坦因,美国《时代杂志》、《纽约时报》、《同盟劳工新闻》的艾泼斯坦,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的福尔曼,路透社、《多兰多明星周刊》的武道,以及塔斯社的普金科等。随行的还有国民党中宣部代表张金如等人。   晋绥是我抗战的前哨之一。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晋绥根据地和所有我抗日根据地一样,已渡过了极端困难的时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经过残酷斗争考验的我晋绥军民越战越强,正以更加高昂的斗志,不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奏出了一曲曲抗战的凯歌。为了通过外国记者将我晋绥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战情况介绍给全世界人民,并用铁的事实回击国民党顽固派诬蔑我党、我军“抗而不战,游而不击”的滥言,我八分区司令部遵照晋绥军区首长的指示,决定组织几次较大的战斗,用辉煌的战果迎接外国记者的参观。   按照八分区的部署,在静乐地区要进行两次战斗:夺取利润敌碉堡和娄烦镇日伪据点,这一任务交由我八路军二支队完成。二支队原是冀中警卫旅第二团,1943年10月,该团奉命由冀中转战太行,在参加了消灭伪军孙殿英部的林南战役后,来到我晋绥根据地的东大门,在静乐、方山、阳曲、??县一带开展对日斗争,改名为“二支队”。在一年的时间里,二支队在支队长林海青、政委孙继争的率领下,一连打了几个大胜仗。一时间声威大振,日伪闻风丧胆。   我晋绥八分区首长对夺取利润、娄烦据点的战斗极为重视。为了打好这两场战斗,王长江司令员和罗贵波政委亲自赶到二支队驻地,同林海青、孙继争等支队负责同志一起,研究、制定了具体作战方案:决定利用内线关系智取利润敌堡;而对兵力强大、装备优良、碉堡及外围工事坚固完备的娄烦镇据点则实行强攻。   战斗的序幕很快拉开了!二支队首战告捷,智取了利润敌堡。当孙继争政委亲自将这批俘虏押送到分区司令部驻地时,外国记者一下子围拢过来,议论纷纷,赞叹不已。艾泼斯坦先生向王长江司令员伸出大拇指,称赞道:“你们打得不错!”   站在艾泼斯坦先生身旁的国民党中宣部代表张金如却阴阳怪气地说:“这真是昨天抓来的俘虏吗?”   孙继争血气方刚,一听这话,就忍不住发火了,不客气地反驳道:“这是我们刚从炮台里抓来的。你闻闻看,他们身上不是还有火药味吗?就像从水潭里抓出来的王八,水都未干,你还要什么新鲜?”王司令员马上打断孙继争的话说:“好吧!张先生既然怀疑,那就亲眼看看我们的下一个战斗吧!”   娄烦是位于静乐之南最大的一个重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控制这一重镇,日伪从1942年秋天起,就在这里修筑碉堡,派兵把守。看看敌堡及外围工事、设施和兵力部署情况,就可以知道敌人对这一据点是如何重视了。在镇内衙门圪塔上,筑有大碉堡一座,大碉堡四角各有一座小碉堡,均设有哨楼。在这“子母碉堡”四周,除筑有围墙外,还设铁丝网一层。南门由宪兵队、警备队守卫,另有先锋队散居于榆树巷居民院内,东、西、南门,各有7名伪军巡守;铁丝网门由6名伪兵警戒;小西门亦有6名伪兵看守。镇北二里许山石梁上筑有大、小碉堡各一座。碉堡间挖有暗道,暗道口置吊桥。在碉堡东、西、北三面设有高四尺的双层铁丝网,两层铁丝网间,挖有一丈深、八尺宽的壕沟。南面设有铁丝网一层,铁丝网外,筑有一丈余高的围墙,山石梁半腰还设铁丝网一层。每晚从镇内抽6名宪兵守卫。   敌人满以为凭借这坚固的碉堡及完备的外围工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我英雄的抗日军民就是“老虎嘴里也敢拔牙”,不断给敌以沉重打击。两年来,特别是1944年春自我方确定了对娄烦据点实行围困的方针以来,我军一方面组织群众开展反支差、反维持、反夺粮的斗争,一方面向敌人发动一次次攻击,使这些侵略者尝够了苦头:抓来的民夫都跑了;抢来的粮食被夺走了;不少日伪军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就连东门、南门、大西门、小西门的炮楼也被民兵们用火给烧毁了。   但是,敌人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为了固守娄烦,在镇内仍驻有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