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呐喊.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0后”呐喊

“80后”呐喊      “80后”这个话题,充斥在各种媒体报道中,似乎一直就没有淡出过公众视野,恐怕是目前最引人注目和谈论最多的话题,有很多人在讨论着“80后”,更有人对“80后”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一番.近期,王朔这个文痞也对此大放厥词,对整个“80后”群体发动火力凶猛的攻击,蔑视不屑地说什么:“80后”基本是被港台文化洗脑的一代……他们很可笑。我认为“80后”基本不构成力量,基本是泡沫,没有形成战斗力。我们“五、六、七”一出动就打垮他们……还有很多人和媒体关于“80后”的种种指责、种种不满,担忧声甚至谩骂声不绝于耳,估计全国人都听得耳熟能详了。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社会,“80后”不是一个光荣的称号,人们对这个称号的联想往往是:蜜罐里长大、温室里的花朵、缺少责任感、贪图玩乐、贪图享受、自私自利、叛逆、浮躁……多数情况下,“80后”成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长辈们常常无奈叹息,觉得我们“难以肩负重任”。我们小时候最熟悉的称谓是“小皇帝”、“独生子女”,后来的“追星族”似乎也是从我们而起,毕业却不就业,“啃老族”,一个新生代的词语,这样一个要命的定论如今也降落到我们“80后”的身上,中国未来危机的一代、跨掉的一代、被淘汰的一代……   “80后”是一个覆盖了从学校到职场的年轻一代,在我们这一代人里,暂不说那些确实像某些媒体、学者、专家等说的垮掉的人,试问哪一代里没有一些人是垮掉被淘汰的呢?也不谈那让世界知道什么是“中国速度”,跨过传统国人几乎无法逾越的栏杆、创造着东方神话的刘翔;那在世界篮坛上抒写着辉煌战绩的小巨人姚明;琴声已穿透世界耳朵的朗朗;还有那以韩寒和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正用优美的文字告诉大众:作品只有优劣之分,没有年龄之差……。这些我们都先不提,不想用这些“80后”中涌现出来的令人折服的代表人物,来回击和证明我们并不是跨掉的一代。只是希望你们不要一味地批评、质疑、指责、谩骂,笔者只是这个群体中非常普通的一员,但正因为普通,才更显真实,更代表了绝大多数普通的“80后”的心态与状态,请听听“80后”的声音,听听???们的无奈与叹息……   80年代出生的我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童年的生活不再像父辈和祖父辈那样动荡坎坷,那时候虽不贫穷,也绝对称不上富足。经历了战争、饥饿、灾荒、英雄、体力劳动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等等。我们虽不曾亲历,却也常常听父母们谈起,感觉虽然陌生,却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不至于像现在的孩子,如果讲起这些,他们的脸上一定带有深深的迷茫。第一次接触电脑还是在中学的学校里,那时候也就是学一些打字什么的,网络还没有普及,现在的孩子们哪个不是天天上着网玩着电脑呢?很多“80后”,初一的时候开始学习英语最基础的音标吧,可是现在呢?幼儿园的小孩都在学剑桥英语了!家里收藏的磁带还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现在的“90后”们大概只知道技术更为先进的MP3、MP4、CD吧。如果说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娇嫩无比,经不起考验,经不起风雨的摇撼和洗礼,那他们呢?有人指责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可又反思过没有,是谁为我们搭建了温室,并把我们栽种在其中呢!?   我们是叛逆嚣张,但那是鄙视、挑衅那些沽名钓誉的所谓的“学者”、“专家”,而不是对待那些有德有才的人的;说我们贪图享受、贪图玩乐,可如你们所说,我们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难道不应当懂得享受吗?!那不是玩物丧志,而是体验事物中的乐趣,充分地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      记得我们上小学时常听的就是向雷锋学习、向赖宁学习、向英雄学习,至于学什么,其实那时候自己也不是完全清楚,最清楚的就是作文不这么写,就要扣分……后来,上初中、高中,老师讲课时常会说:“这地方是考试中的重点,所占分值很高,拿笔重点画一下,一定重点掌握,那地方考试基本不会考不用管了,看一下了解一下就行了……这不是我在夸张,相信很多同龄人都有感触。学校里整天都在高喊着“素质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可结果是每年的三好学生的奖状,都是被仅仅分高的同学拿走。从何时起,有人又开始嘲笑指责我们高分低能,却不想想这正是应试教育逼出的结果。在这个仅仅以分数论英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指挥棒下,学生们的分数,直接影响老师职称职务晋升、奖金发放、学校的升学率,家长、老师、学校都只关心我们的成绩啊!   少年时期,家人就常对我们说:一定要考上大学,上大学才有出息。可见那时考上大学是何等荣耀重要的事呀,等我好不容易拿到录取通知书,上了大学,才发现身边除了少数人外,形形色色的人都上大学了。四年大学弹指一挥间,等我终于拿够了学分,揣够了证书,想这些年上学确实也没少花父母的血汗钱,终于可以工作,回报慈祥辛劳的双亲、回报社会的时候了,可大学生早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了,没什么稀罕的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