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演唱之我观.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词演唱之我观

古典诗词演唱之我观 泱泱古国,浩瀚华夏。在这孕育五千年文化的大地上,始终盛开着一片盛美多姿的鲜花——诗词。诗词在中国文人骚客的心目中,有着其他文种无可取代的地位,抑或抒情,抑或言志。人言常道,诗歌诗歌,诗与歌有着难分难舍的关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起伏的韵脚,如同动听的声乐叮咚,于是,演唱成为使古诗词经久传唱的传播方式之一。 一、诗、词的兴起和发展。 诗,是为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始,古典诗词与吟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的题材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汉代出现的《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相当于今天的通行的流行歌歌本,是继《诗经》之后有计划地大规模记录民间音乐的书籍,书中《迢迢牵牛星》《木兰辞》皆为名篇,配有演唱曲调。 词是诗的别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兴起于唐代,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美首次都有其相应的曲调,又称词牌。至此,中国古典诗词演唱进入全盛时期。 二、著名诗人、词人。 在诗里,李白的豪放,杜甫的低吟,刘禹锡、白居易的平实;在词里,李清照的婉约,苏轼的风骨,柳永的言情……在每一个人的知识体系里,或多或少对这些历代的诗人词人都有着相似的判断,正是他们诗词的个人特点,营造了在演唱时,或长啸狂歌,或沉吟低叹,或哀伤追忆的听觉感受。 三、演唱的兴起和发展。吟诗唱词,是古代文人聚会时固定节目之一,“可歌可咏”成为衡量诗词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批判标准。 先秦两汉时期,诗、乐同体。《诗经》既是诗集,又是歌本,文章大量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叠字叠句反复回环,具有现代歌词的特点,也便于谱曲吟唱,节奏感强。 在唐代,诗与音乐剥离,诗人单纯作诗,出现了新工种——乐师。乐师负责对诗进行谱曲,旋律优美的诗增强了感染力和传播范围。 宋代,原本属于”诗余” 地位的词得到重视,由于诗的字数限制的缺点,词给予了作者表达主观感受足够的空间,在相应的曲牌中,填上朗朗上口的字句,一首新歌就诞生了。这一时期,词人和乐工的职能合二为一,著名词人柳永更是大量创造了新的曲牌名,为诗词演唱的提供了更多选择,增强了词表现力。 四、演唱者身份。演唱者可分为宫廷和民间两大类。在宫廷中,演唱诗词是为了祭祀、欢庆、助兴等,通常由宫廷乐师、宫廷乐班或宫女担任演唱;在民间,诗词传唱者多为文人雅士、布衣百姓、戏班伶人、妓女等。写的是寻常事件,那么演唱的人必也是寻常人。 五、演奏乐器、演绎的方式。古典诗词的演唱,怎会少了古典乐器的映衬呢?二胡的低泣、琵琶的动感、竹笛的悠扬、箫的凉、鼓的震,当古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就是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或独坐幽篁弹琴长啸,或灯火辉煌舞之蹈之,皆是为表现诗词的不朽长存。 六、古典诗词演唱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更是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在平仄的诗词韵律中,填上相应的文字,即可得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相比之下,西方语言系统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在继承上,古诗词演唱有两种传承方式,一为记谱记载,二是口耳相传。由于这两种方式中存在着诸多缺点、不科学之处,所以能够保存至今供世人欣赏的古曲并不多。 所幸当下有许多优秀的作曲人,在古诗词的基础上,重新谱曲,添加了些许流行元素在内,为古诗词的重新传唱作出努力,使得古诗词、“中国风”再次被大众接受,如高晓松作曲,曹颖演唱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梁志宏作曲,邓丽君演唱出自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在流行乐坛上,一些歌手坚持将古风古调进行到底,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词人方文山,歌手周杰伦,广西籍创作型歌手后弦,创作型歌手许嵩等等。 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传统文化得到创新,古诗词演唱、“中国风”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了长久积极的影响,达到了古典文化熏陶的目的,将对他们自身素养的提高产生正面的作用。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对传统文化接收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青年素质的提高,古典诗词演唱是一个极好的方式,让年青一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薪火相传,让我们接过文化传承的火炬,让中国传统文化永绽光辉,与时代共奋进!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