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王卫平,黄鸿山.docVIP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王卫平,黄鸿山.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王卫平,黄鸿山.doc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2007年第1期 (总第168期) 学习与探索 Studyamp;Exploration No.1,2007 Seria1.No.168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王卫平,黄鸿山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要: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在先秦时期初步形成,历经汉唐的发展,至宋代基本定型.明清 两朝,国家的政策重在继承,而民间社会救助事业(慈善事业)渐趋兴盛各种民间救助组织的存在,弥补 了官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救助了大量困难人群,在传统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官民 合力模式.使得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 关键词:古代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慈善事业 中图分类号:K207;1)691.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07)0l一0232—05 礼会保障系现代名词,一般指周家和社会对生活难 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牛活的制度和措 施.古代中国虽无社会保障之名,但已有其实,中历史 上存在的种种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的制度和机 构,实际已发挥了社会保障的功能.为此,学术界白20 1It.纪9O年代以来,即已使用传统社会保障的慨念,并住荒 政,慈善等相关领域取得了…些研究成果.本文拟借鉴社 会保障学理论.进一步扩大视野,力图梳理…小国传统社 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基本脉络羊1I耍特}lF. 一 ,先秦: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形成 m于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之问的助行为已仔 住.这虽然缺少直接的文献记载.但从凡族学凋查中便町 略窥一二.如鄂伦春族在狩猎后,一般采取平均猎物的办 法,凡参加的人,不分男女,每人?分,对于虽未参加劳 动,但为鳏寡孤独或有其他困难的户,也分给一些皮张干 肉类}J.这种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已蕴涵着礼会 保障制度的萌芽.由于资料的缺乏.我ffIX,J这种萌芽最终 发展成制度的时间还缺乏精确的r解.但可以确定的是,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 先桑¨寸期连续不断的朝代鼎革和诸侯争霸,使统治营 逐渐认识剑,实行保障民众生活的政策,可以赢得民众的 拥戴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以这 种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为基础,各个朝代和政权纷纷采取 相关措施,构成了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早期形态 收稿日期:2006—09—22 作者简介:王平(1962一),男,江:溧阳人,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闰社会史研究;黄 鸿山(1977一),男,汀苏兴化人,博I:研究t-.,从事中社 会史研究. ? 232? 先枭时期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集中体现在《周礼》和 《管子》这两部典籍中《周礼》是记载周朝典章制度的拈 籍,其中对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多有涉及.《管子》相传 为春秋早期管仲所作,中心思想是论述治国平大下的方 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论述更为系统. 《周礼》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町归纳如下:(1)设 立门负责社会保障事务的官职.如太宰统管全国事 务.其巾包括平均盯姓贡税负担及以生万民,以利得 民,以富得民等内容;医师执掌医务政令,医治国中 伤病着;疾陕之责是掌养万民之疾病;大刘徒管理 荒歧和救济孤寡事务;遗人负责日常及灾荒时的救济 与施舍;司救在天灾疫病时有以_千命施惠之责.余 如旅师,遂人,族师等基层官吏,亦须查明老幼残 疾情况,实行施惠,散利,均役等措施.(2)建立救灾备荒 的荒政制度.《周礼?地官?一J徒》提出了卜二条旨在灾 荒之年聚万民的荒政措施.要求在灾荒之年贷给民众 谷粮,减轻租税,宽缓刑罚,免除劳役,放关市山泽,免除 市场货物的稽杏,简化吉礼与丧礼的礼仪,收藏乐器不套, 简化婚礼以增加民众结婚机会,求索重修旧有而已废的祭 祀和铲除盗贼.《周礼》对备荒仓储建设也相当重视,要 求遗人掌理邦之委积,以备天予施惠;乡里所余用以 救济乏之民,门关所余用以抚恤阵亡将士眷属,县都所 余用以荒年救济.(3)提出保息六政,实行普遍社会救 助.《蒯礼?地宵-司徒》在大司徒的职责巾提到:以 保息八养万民,…?同慈幼,二日养老,三日振穷,pq日恤贫, 日觉疾,八日安富.慈幼即爱护儿童.养老指尊养 高年,振穷系救助困穷者,恤贫乃周济贫苦者,宽 疾息为宽免残疾之人徭役负担,安甯指安定富裕之 人,救助面覆盖了各类人群.(4)《刷礼》还要求在基层社 会建立民众互助组织,利用社会力最参与社会保障事业, 此即《地官-司徒》中所说的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 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 救;五党为州,使之相啁;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管子》对社会保障政策的论述是先秦诸子着作巾最 具代表性,也最为系统的.其内容约略如下:(1)兴六 德(即厚其生,输以财,遗以利,宽其政,匡其急,赈其 穷).要求统治者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