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自然辩证法第十二讲.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学]自然辩证法第十二讲

* 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与不轨行为 学术不轨行为的典型案例 学术不轨行为的状态:调查统计结果 中国对学术不轨行为的反应:制定学术规范 越轨行为的界定 越轨行为的危害 对越轨行为的处罚 媒体为何热衷报道越轨行为 巴尔的摩事件 巴尔的摩(D.Baltimore,1938-)在美国科学界是一位风云人物。曾是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校长,一位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因发现逆转录酶能将核糖核酸逆向转录为脱氧核糖核酸(RNA→DNA)而获得1975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81年转基因,超级鼠研究 与MIT特丽萨·今西加里(Thereza Imanishi-Kari)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 1986年4月,巴尔的摩和今西加里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 今西加里的博士后M·欧图勒(Margot O’Toole)阅读实验记录,发现与论文不符。论文有造假嫌疑 。 指控:向大学,后NIH插手调查;又上升到国会调查 巴尔的摩出面阻挠调查 1991年出结果:造假。 巴尔的摩承认错误,撤回论文,向告密者道歉。 今西加里被禁止10年内取得联邦科研经费,巴尔的摩被迫辞去洛克菲勒大学职务。 巴尔的摩事件翻案 1996年今西加里进行上诉,由卫生部组成的调查小组推翻了上述结论,今西加里后来受聘为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巴尔的摩则担任了加州理工学院的院长。 贝尔实验室惊爆造假案 舍恩(Jan Hendrik Schon) ,现年32岁,德国人﹐1998年开始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起初是实习生﹐2001年成为全职正式工作人员。 鲍哲南,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7级学生,1990年大学三年级时移民美国。1995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贝尔实验室录用为正式研究人员。 对明星科学家展开调查 舍恩研究成果曾在《科学》﹑《自然》﹑《应用物理通讯》等顶尖科学期刊上发表。 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2001年11月份公布后颇受注目﹐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当年世界科技突破之首。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按惯例试图重复舍恩等的实验时﹐无一成功 贝尔实验室从外部聘请了5名知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独立审查委员会对舍恩的研究展开调查。 舍恩造假 结论:1998年至2001年间﹐舍恩至少在16个场合中虚构或篡改实验数据。这是贝尔实验室成立77年以来首次发现研究造假事件。 舍恩对审查委员会的某些证据和结论表示异议﹐但承认“ 在科研过程中犯了多个严重错误”﹐他对此“ 深表遗憾” 被贝尔实验室开除 她是清白的 鲍哲南,舍恩的合作者,受到猜疑,谣言 在贝尔的数年中,鲍哲南先后做出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和市场前景的成果,有近十项发明获美国专利,并在《自然》、《科学》、《美国化学会志》、《现代物理快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2001年初,鲍哲南受聘贝尔实验室“杰出研究员”。这是贝尔聘任科技雇员的最高级别。 “ 你的目标是什幺?”答曰:“ 当然是诺贝尔奖。” 调查结果:是清白的 杨敬安“ 抄袭事件” 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人工智能研究界广为人知。 2000年,一位以色列博士向一学术网站投诉,反映杨敬安在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里,几乎逐字逐句地抄袭这位博士的论文。 2001年9月,合肥工业大学调查证实,截至1999年底,杨敬安有6篇论文严重抄袭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杨敬安随后被开除党籍。 胡黎明事件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胡黎明,从1991年毕业留校,到晋升教授,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只用了两年时间,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 1997年,他在博士毕业论文里剽窃他人成果的丑闻被公开揭露。据调查,他将国外科学家送他阅读的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的精彩内容攫为己有,再加上其他科学家的专著内容,拼凑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胡黎明”事件还引发了其院士导师的学术道德问题和经济违法行为,导致这位院士被除名。 胡黎明其人 胡黎明,33岁,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教委超细材料反应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黎明教授是国内较早开展超细粉末制备、应用技术、过程放大与系统集成研究的学者之一,曾获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光华基金奖。 胡黎明教授以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业报国为己任。1995年,华明集团分别建成了年产1500吨超细磁粉和年产3000吨纳米级活性碳酸钙生产线,两条生产线每年产值达5400万元,创利润1200万元。除两条超细材料生产线外,1995年华明集团在技术转让、贸易、信息服务等方面营业收入达到2500万元,创利润3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