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输 血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齐敦益 概述 输血技术对学科的影响 和麻醉、无菌术一样促进外科学发展 输血的功能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增强机体免疫力、增进凝血功能 输血的制剂 全血、成分血(blood component)、血浆增量剂 输血的历史 人类进行输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西方医学史上最先进行输血实验的是法国的丹尼斯。1667年6月15曰,他把一只羊身上的血输给一个15岁的男孩。输血是用银质管子连接小羊动脉与人体静脉的办法来进行的。由于这种输血方式造成的严重危险,这种输血方法很快遭到谴责和禁止。? ? 直到19世纪初期,医务人员才重新开始输血实验。英国的布伦德利注射器于1818年在伦敦盖伊斯医院进行的输血,是第一次成功的输血。最初,他只是给一些没有希望的病人输血,但是在1829年,一位大出血的病人因为输血得到了拯救。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曾大量采用输血的方式来拯救受伤的士兵。这时输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血凝结。医生们试图用去纤维蛋白的方法阻止血凝结,但这种方法把血液中的大多数宝贵组分都去掉了,不能令人满意。? ? 血型的发现 1901年,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红细胞血型的人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兰特斯坦纳 (Landsteiner),为以后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证,为此,他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奖,并赢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誉。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了一种与ABO血型无关的Rh血型。 中国输血史 始于19世纪初1918年,刘瑞恒在上海首先报告了中国人的血型1921-1932年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在临床开展直接输血1944年,在昆明成立了军医署血库1947年9月,南京中央医院血库成立1953年,解放军后勤部在沈阳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血库1958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建立了第一个血站80年代后,成分输血迅速发展 第一节 血 型 血型 ABO血型系统 A B O (最多) AB(最少) Rh血型系统 按D抗原的存在与否来分型,有D抗原者为Rb阳性,无D抗原者为Rh阴性 RhD(+)99.6~99.8% RhD(-): <1% 第一节 血 型 Rh血型系统中D抗原对输血的影响 RhD阳性血输入RhD阴性者体内,产生RhD抗体,再次输入可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HTR); RhD阴性受血者只能输RhD阴性血液。 第二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正常人的血量相对恒定,约占体重的7~8% 健康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血量的10%,所失的血浆和无机盐可以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而得到补充;血浆蛋白也可以一天内得到恢复。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较慢,一般需3~4周 一次失血起过全血量的15%时,机体的代偿机能将不足以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可引起机体活动障碍,此时就需要输血 输血原则上应输同型血,并作交叉配血试验,无红细胞凝集现象方可进行。 交叉配血 临床上输血时首选血型为同型的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称为主侧(直接配血); 同时将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相混合,称为次侧(间接配血)。如果两侧都无凝集反应,方可输血,如果出现凝集反应,特别是主侧凝集,绝对不能输血。 适应证 纠正失血 Hb<100g/L,Hct<30%,不输全血; 失血量>50%,输库血( >2周)需补充白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 纠正凝血异常 新鲜全血 或新鲜血浆(采血后<6小时离心);针对性补充血液成分 补充血浆蛋白及提高机体体抗力 一般维持血浆白蛋白>30g/L,理想>35g/L;严重感染补充浓缩粒细胞 国家卫生部于2000年颁布了新的输血指南 采用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作为输注红细胞的指标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Hb >100g/L,不必输血, 2.Hb<70g/L的急性贫血,应考虑输注浓缩红细胞 3.当Hb在70-100g/L之间时,应根据患者的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其它脏器的病变程度考虑输血指征 这些因素包括心血管系统的状况,年龄,预测血液可能进一步丢失,及患者的氧合状况,但事实上术前Hct的最适标准尚未确立 第二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途径和速度 途径 静脉 浅表静脉 深静脉:大出血 头皮静脉:小儿 动脉:心血管手术 胫骨:小儿 第二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途径和速度 速度 成人:5ml/min 老年、心衰:1ml/min 小儿:10滴/min 一般:1-2ml/min 单次输血时间和总量控制 一次输血<4小时 一次输血<400ml 第二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严密查对 三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