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代诠释及其历史意义试探
中國文學研究 第三十五期 20 13 年 01 月 頁 97 ~136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女子無才便是德」之原初語境、 後代詮釋及其歷史意義試探 曾 令 愉* 提 要 今天當我們說起「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時,很少有人考慮它的出處, 而直截地視之為一種長久存在的傳統觀念(及由此觀念所產生的社會現象), 於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從一句晚明諺語變成一種歷史話語──我們用它來建 構中國古代女性的邊緣化處境,或者用來諷刺衛道腐儒面對才女文化所產生的 一種脅迫感。但是重新回顧這句話出現的時機以及清代學者的重新詮釋,則可 發現該語的負面意涵實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詮釋語境所強化的結果。鑑 本文101.07.14 收稿,101.12.05審查通過。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三年級。 ‧1 ‧ 98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三十五期 此,本文試圖從該語發生的原初語境、清人的重新詮釋以及其在今日所產生的 歷史意義進行討論。 關鍵詞 :女性文學史、女子無才便是德、章學誠、王貞儀、惲珠 ‧2 ‧ 「女子無才便是德」之原初語境、後代詮釋及其歷史意義試探 99 A Study on Primary Expression, Interpretation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Saying “Innocence is the Virtue for Women” Zeng, Ling-yu * Abstract When mentioning the proverb “Innocence is a virtue for women,” people seldom know the saying’s source and background; instead, they directly consider the saying as a long-existing traditional concept and connect it to the social phenomenon that arose because of it. The saying evolved into a historical motto after the late-Ming dynasty, and was connected with the marginalization of females in ancient times. * MA Student,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3 ‧ 100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三十五期 Alternatively, it was seen as ridicule of the threat brought by the culture of talented women. However, after reviewing the origin of this saying and the interpretations by the Qing scholars, we can ascertain that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s of the saying are actually the result of new interpretations since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1919. In the light of t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