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科总论2PPT
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缺点: (1)优点: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维持较长时间。 (2)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度,固定范围较大,一般须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无法进行关节活动功能锻炼,易引起关节僵硬。 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 (1)应在石膏下垫置枕头,抬高患肢,以利消除肿胀。 (2)包扎石膏绷带过程中,需将肢体保持在某一特殊位置时,助手可用手掌托扶肢体,不可用手指顶压石膏,以免产生局部压迫而发生溃疡。 (3)石膏绷带未凝结坚固前,不应改变肢体位置,特别是关节部位,以免石膏折断。 (4)石膏绷带包扎完毕,应在石膏上注明骨折情况和日期。 (5)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 (趾)的运动。如遇持续剧烈疼痛、患肢麻木、颜色发紫和皮温下降,则是石带绷带包扎过紧引起的肢体受压,应立即将石膏全长纵形切开减压,否则继续发展可致肢体坏疽。 (6)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 (7)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 3. 外展架固定 用铅丝夹板、铅板或木板制成的外展架用石带绷带固定于病人胸廓侧方,可将肩、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 患肢处于抬高位,有利于消肿、止痛,且可避免肢体重量的牵拉,产生骨折分离移位,如肱骨骨折。 外展架固定的指征—肩胛骨、肩关节、肱骨、肘关节 (1)肱骨骨折合并挠神经损伤或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 (2)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的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 (3)臂丛神经牵拉伤。 (4)肩胛骨骨折。 (5)肩、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 4. 持续牵引—复位及外固定作用 皮肤牵引是将宽胶布条或乳胶海绵条粘贴在皮肤上或利用四肢尼龙泡沫套进行牵引。 骨牵引是用骨圆钉或不锈钢针贯穿骨端松质骨,通过螺旋或滑车装置予以牵引。 持续牵引的指征: (1)颈椎骨折脱位—枕颁布托牵引或颅骨牵引。 (2)股骨骨折—大腿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 (3)胫骨开放性骨折—跟骨牵引。 (4)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 (5)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咀骨牵引 注意事项 持续牵引的方法和牵引重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肌肉发达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和骨折的部位来选择。 牵引重量太小,达不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重量过大,可产生骨折分离移位。 如股骨干闭合性骨折,胫骨结节骨牵引,其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8~1/7。 5.外固定器 即将骨圆钉穿过远离骨折处的骨骼,利用夹头和钢管组装成的外固定器固定。 利用夹头在钢管上的移动和旋转矫正骨折移位。 外固定器适用于 ①开放性骨折。 ②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 ③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 ④截骨矫形或关节融合术后。 外固定器的优点是固定可靠,易于处理伤口,不限制关节活动,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二)内固定 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 三、功能锻炼 防止发生并发症、及早恢复功能。 遵循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1. 早期阶段:骨折后1 ~ 2周内 目的: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患肢肌主动舒缩活动为主。 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应进行功能锻炼。 2. 中期阶段: 骨折2周以后 患肢肿胀己消退,局部疼痛减轻,骨折处己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 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 活动强度和范围逐渐缓慢增加。 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第四节 骨折愈合过程 血肿机化演进期 骨折部位血肿—骨折端骨质坏死—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等侵入,形成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 为期两周 2. 原始骨痂形成期 膜内化骨: 骨内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骨化—梭形内骨痂和外骨痂。 软骨内化骨:骨折端间和髓腔内纤维组织—软骨组织—软骨细胞增生、钙化、骨化—环状骨痂、腔内骨痂。 4~8周 膜内化骨快于软骨内化骨,骨性骨痂以膜内化骨为主,膜内化骨以骨外膜为主。 3. 骨痂改造塑形期 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加强 应力轴线外的骨痂—逐渐清除 骨髓腔再通,骨结构恢复正常 8~12周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 无异常活动。 3. X片显示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线 模糊 4. 去除外固定后,上肢向前平举1kg达 1min;下肢平地弃拐连续行走3min且不少 于30步;观察2w骨折处不变形。 3. 软组织损伤程度 开放性损伤: 肌肉、血管、骨膜损伤—血供影响—影响骨折愈合。 4. 软组织嵌入 5. 感染 (三)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设计服务方案.doc VIP
- 【某工业厂房及管理楼水电安装施工方案】.doc
- 国家标准GB_T13306-2011标牌.pptx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夜袭 (5-6人封闭)剧本杀全套剧本.docx VIP
- 《少年中国说》原文及翻译 .pdf VIP
- 新食品原料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docx VIP
- 高中英语_选择性必修二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A New Chapter教学课件设计.ppt
- The_Very_Hungry_Caterpillar.ppt VIP
- 《医学心理学》第2章 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