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护理进展.docVIP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护理进展.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护理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护理进展 杨景英 (广西桂林市荔浦县人民医院 546600)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279-0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排除而导致气道阻阻塞。为保持气道通畅,临床常用气管切开进行救治。气管切开后气道与外环境直接相通,极易导致肺部感染,有资料表示[1],感染率高达80%。肺部感染加重了缺氧和造成脑的二次损伤,加重了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及伤残率。因此,如何更好的预防及治疗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查阅大量资料,就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诊断标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lt;1gt;发热lt;2gt;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lt;3gt;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lt;4gt;病原学检查:支气管分沁物或痰培养出致病菌[2]。   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气管切开使下呼吸道开放与外环境中,末经过滤,湿化的气体直接进入肺部;昏迷患者吞咽及进食障碍,气道内误吸的胃内容物,合并的颅,面骨折或脑脊液的刺激;脱水药物的使用引起痰液干结;多种抗菌药物的使用至呼吸道菌群失调;重症患者处于负痰平衡状态。   3.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进展:   3.1 优化病房环境,加强护理人员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搞好物品管理,运用六步洗手法避免交叉感染:术后患者住符合要求的专用病房,物品符合要求。   3.2 给氧护理 早有资料显示,氧气湿化甁是气管切开术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氧气湿化液是医源性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之一。顾其性[3]研究认为OT-MⅡ一次性吸氧管水凝胶配方中,应用生物相容性极佳的海澡成分及食品的抗菌配方,模拟呼吸道的黏膜进行表面湿化,极大减少了水湿化的微生物气溶胶风险。王平[4]研究显示OT-MⅡ一次性吸氧管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在保证氧气加湿效果的和按需足量给氧的同时,可预防因氧气湿化引起的肺部感染。   3.3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   3.3.1气管套管的选择:目前临床常用的气管套管有金属套管和一次性低气压套管。孟祥群[5]认为一次性气管套管(可取出内管的)气管套管,可有效预防口咽部G-菌株下移肺部,降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   3.3.2气囊的管理   瘳圣芳等[6]研究表明肺部感染者气囊上滞留物下呼吸道优势菌符合率为76%,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引流气囊滞留物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徐芳[7]运用人工鼻及声门_气囊腔隙积液引流,取得较好效果。   3.3.3湿化 合理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道湿润,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3.3.3.1气管套管周围的湿化   传统方法用无菌纱布2-4层,覆盖于气管口,气管口处用0.9%Nacl喷湿,既可其湿化作用,也可阻止尘埃及异物落入气管内。吴晋莉[8]研究认为气管切开患者用氧气罩吸氧,采用50%乙醇溶液浸润2-4层无菌纱布后盖于吸氧罩上进行湿化,能减少肺部感染率和痰痂的形成。   3.3.3.2气道的湿化的方法   人工鼻 :丁汀[9]研究证明人工鼻用于自主呼吸长期气管切开患者,不仅能保证加湿加湿效果,还能改善痰的性状和分泌的颜色,防止新细菌感染,还可避免痰痂形成,毕春霞[10]采用文丘里氧疗湿化系统联合声门下滞留物引流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优于人工鼻。   采用气切雾化器,氧气雾化湿化法   贺金梅[11]则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使用气切医用雾化器,能有效湿化气道,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减少吸痰次数,提高降低肺部感染。陈晓艳[12]研究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非机械通气患者间断氧气雾化效果好,可保证湿化效果,减少并发证的发生。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   李淑兰[13]等研究认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能将湿化液稳定,缓慢,量均匀而持续地注入呼吸道,达到湿化功能,并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呛咳,减少咳嗽次数及其对气道粘膜的损伤,另外微量泵为完全封闭,可避免开放,间歇降低病人入院内获得性肺炎,效果滴药所至的医源性感染。王静[14]研究表明持续气道湿化符合呼吸道对湿化的生理要求,湿化过程对气道刺激小,从而减少了痰痂形成,减少咳嗽及气道出血的发生,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游枫烨[15]亦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