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南瑶族长鼓舞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连南瑶族长鼓舞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摘要:长鼓舞作为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瑶族人民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理想追求。本文着重探讨了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发展及长鼓舞的现代价值“民族性、交融性、健身性、经济性”,对长鼓舞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连南瑶族、长鼓舞、历史发展、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项目基金:广东省大学生科研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编号:pdjh2016a0287。]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在广东省的西北部,有瑶、汉、壮等14个民族,瑶民大多居于崇山峻岭之中,烟雾缭绕、风景秀美,且民族风情独特,有“锦绣瑶山”、“百里瑶山”之称。瑶族是歌舞之乡,被誉为是一个“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民族,瑶族还有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耍歌堂、开唱节等,其中耍歌堂、长鼓舞等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民族生命力的精神命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瑶族长鼓舞的起源与发展
瑶族长鼓舞早在宋代就开始有史料记载,世代相传、历史悠久。清?姚柬之所著《连山绥瑶厅志四?风俗》中就有对长鼓舞的详细记载,曰:“上元日吹牛角,歌瑶歌,具金鼓。其鼓皋陶,亦以木为之,但两端圆径如一,中细如腰,然不与诸鼓同,上下皆蒙猴皮,以组络之,横系于项。手拊之,金则以莛击,乐作且逃舞以为节[2] (p64)。”长鼓舞的由来有很多的传说流传,据《盘王大歌》记载,相传瑶民在迁徙过程中,漂洋过海时刚好碰到大风大浪、狂风暴雨,于是请求盘王保佑,保佑他们渡过此劫,之后被盘王显灵救出,因此瑶民每年都会“还盘王愿”报答盘王,每次“还盘王愿”时都会跳起长鼓舞、唱盘王歌,以此记叙迁徙的辛苦及感谢盘王的保护[3](p168)。记叙长鼓舞来源的除了漂洋过海说外还有盘瓠神话说,从《过山瑶》可知,相传盘瓠打败了高辛帝,娶了其三公主,有一天盘瓠外出打猎,被山羊撞入悬崖,死在一棵泡桐树旁边,三公主悲痛万分,于是让其子女把那棵泡桐树砍了做成长鼓,相向而跳,祭祀盘王[4](p93)。瑶族长鼓舞维系着民族悠久的文化记忆,是瑶民对祖先的无限崇拜和抒发愉悦情感的独特表现方式。瑶族人民在过年过节如歌堂节、“耍歌堂”还有一些喜庆的日子的时候都要打起长鼓,大家一起跳舞,世代相传。民国?凌锡华《连山县志卷五?瑶俗》中就有记载“祭之日,鼓角齐鸣,男女杂沓,歌呼乌乌,顿足起舞,奋袖低昂,乐莫极于斯也。费多者歑三日,名曰lsquo;耍歌堂rsquo;”。
建国之后,瑶族长鼓舞就开始走出瑶山,瑶胞带着长鼓舞表演队参加各种赛事和表演,以最原始的状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与外地文化频繁接触交流,人们也自此开始探究瑶舞文化。瑶族地区文化部还兴办了长鼓舞培训班并聘请传承人来传承长鼓舞,瑶民也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着长鼓舞。但瑶族人民在传承长鼓舞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些波折。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政府曾一度阻止瑶族人民过传统节日,不准他们唱民族歌曲,不准跳长鼓舞。在“去民族化”的过程中,瑶族文化被认为落后文化,被简单化、标签化,使得瑶族文化出现断层,文化传承人更是寥寥无几,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重新落实民族政策,瑶族人民重新回归他们的传统节日,“再民族化”使得瑶族长鼓再次打了起来,长鼓舞的传承和保护慢慢重视起来。1980年后,连南地方政府出版了《瑶族长鼓舞》、《长鼓制作技艺》等专集,同年,长鼓舞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瑶族鼓王唐乔辛二也被授予“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称号。另外,学校也提倡民族文化进校园,把长鼓舞、瑶歌、瑶族刺绣引进校园,列为校本课程,并且聘请了瑶族长鼓舞传承人教学生长鼓舞,采取“传、帮、带”的形式保护和传承长鼓舞,有些民族学校还被设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瑶民还积极举办“瑶族长鼓舞大赛”等文化艺术节,推出舞王。成立了油岭民间歌舞队、南岗民间歌舞队等群众性业余歌舞队,更好的保护和继承瑶族长鼓舞,保持民族个性、民族特色。
瑶族长鼓舞过去一直演变至今,维系着瑶族无形的文化记忆,是自然资源、社会生活环境的折射物,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宗教信仰等的印记,这些都使的长鼓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瑶族长鼓舞的现代价值
长鼓舞作为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从千百年来一直世代相传至今而不失传,乃是由于长鼓舞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和内蕴潜力。
(一)民族性
瑶族大多数人信仰万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