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中医内科感冒的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试论中医内科感冒的治疗
苏华 (安阳市卫生监督中心 455000)
【摘要】 “感冒”一词最初早在北宋时期《仁斋直指方.诸风》中出现。其《伤风方论》一篇记载了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粘稠”[1]。不同西医,中医内科治疗感冒讲究扶正与祛邪兼顾,强调辩证论治,依个人的症状表现及体质开立处方,根据病程变化调理。本文将浅谈试论中医内科对感冒的治疗。
【关键词】中医内科 感冒 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328-02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四时令。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及冒寒[2];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临床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发热、乏力、脉浮等症状。感冒多由外邪侵犯肺卫所致,故一般表现为肺卫表证[3]。因而初期治法,以解表散邪为主为。如虚人感冒,屡感屡发,正气愈虚,邪气留恋,又当扶正祛邪兼顾。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将脾胃照顾好,才能养足“正气”对抗“外邪”。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感冒的病因
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外界寒冷、疲劳等均为感冒发生的重要诱因。感冒起病时鼻内有不适感觉,欲嚏,周身乏力,或伴低热。随着病情发展鼻部不适感加重,有鼻涕或鼻粘膜充血水肿等症状出现。若无并发症,病程约为7~10天。中医内科认为,感冒起源于内因、外因两方面。外因为六淫、时行病毒邪侵犯肺卫,可兼寒热暑湿。内因为正气不足,腠理不固,可由起居失常、寒温失调、疲劳过度、禀赋不足导致。
1.2发病机制
所谓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当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其一风邪外袭或时行病毒经口鼻或皮毛入侵,加之肺卫调节松懈,废气上逆,卫外功能减弱,正邪相搏,病邪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素,感冒故患之。
2 诊查要点
2.1诊断依据
感冒四时均可发生,主要以冬、春最为常见。起初以卫表及碧眼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鼻塞流涕、多嚏、乏力不适为主,或有发热。由于风邪兼夹病邪的不同,还可见恶心、胸闷等不同症状。故在感冒诊断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确定其风邪类型,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进一步进行诊治。
2.2辅助检查
感冒辅助检查以血常规为主。
血气分析: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消失,则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若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则诊断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或细菌合并病毒感染。
3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3.1辨证要点
感冒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无力,脉浮。本病邪在肺卫,辩证属表实证。应根据证情,区分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咳嗽,咳痰白或者清稀,流清涕,肢体酸楚疼痛,脉浮紧。
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鼻塞,流黄浊涕,咯痰稠或黄,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有力。
暑湿感冒: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头痛如裹,胸闷纳呆、汗出不解,心烦口渴,舌苔白腻而厚,或者微微发黄,脉象浮滑有力。
3.2治疗原则
感冒的治疗需解表达邪。风寒证治以辛热发汗为主;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为主;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4 治疗调护
㈠风邪外感,营卫不和
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有汗不解,口渴不欲,脉浮小数。需调和营卫,辛温解表。药方:川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4.5克,茯苓9克,鲜藿佩各3克,白豆蔻3克,鲜荷梗1支。需水煎服用。
㈡风热感冒
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微咳,咽红,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需辛温解表。药方:桑叶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4.5克,芦根15克,僵蚕6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葱白3寸6克。薄荷、葱白后下,余药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㈢风寒感冒
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