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法按摩整脊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心法按摩整脊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
郝华明1 王丽芳1 黎珍娟1 牛秀兰1 张俊英1 付永平2
(1 河北涉县中医院 河北涉县 056400)
(2 河北涉县医院 河北涉县 056400)
【摘要】目的:探索心法按摩整脊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标准的颈源性眩晕72例采用心法按摩整脊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根据疗效标准治愈47例(65.3%);好转18例(25%);无效7例(9.7%);总有效率91.3%。结论:心法按摩整脊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应用。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 心法按摩整脊 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043-02
颈源性眩晕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柱内外平衡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为临床常见疑难病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欠佳。笔者在收集心法按摩整脊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7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医院门诊。72例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42.6岁,病程3天-10个月。临床表现及体征:均有眩晕、颈痛,部分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伴有耳鸣、听力减退、视物模糊、或伴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等。查体有颈部肌肉压痛,活动受限,旋颈诱发眩晕试验(+),部分病例椎间孔挤压试验(+)。72例患者X线检查:多数患者开口位片示寰椎位于口腔中央,寰齿侧间隙及寰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寰枢椎外侧缘左右不对称。齿状突轴线至枢椎外侧缘之距离不相等,或与寰椎的中轴线不重叠,二轴线互成角或分离。侧位片有颈椎生理曲度变小或消失,甚至反弓或反向成角,“双边征”;正位片可见侧弯,两侧钩突关节间隙不对称,棘突偏歪等。颈椎及钩椎关节少见骨质增生及椎间隙变窄,CT或MRI有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颅脑TCD显示单侧或双侧脑血流量减少或两侧血流不对称。
1.2诊断标准
我国于1984年5月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上认为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以出现颈性眩晕。国内诊断标准多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白日见鬼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
经过多年临床观察以及文献查阅笔者认为以下可作为诊断颈性眩晕的参考标准。
(1)与头颈部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诸如头痛、眩晕、视觉、耳鸣,转颈试验阳性;(2)颈部症状:颈部肌肉痉挛、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等;(3)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悸;(4)发作性猝倒,一般在头后仰或旋转时发生。倒地时一般无意识丧失,因体位改变、随着颈部位置的复位而缓解;(5)排除五官科、内科疾病导致的眩晕;(6)相应的影像学表现。
本组报道病例均符合该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第一步充分放松颈肩腰背部肌肉,用一指禅施术于两侧肩及颈后,手法要轻柔、和缓。然后用右手食、中指作为导向指,左手掌根按压导向指上,沿病人的膀胱经从上到下进行弹筋,用三分气势,七分力度,弹到不响为止。第二步疏通头部气血,改善脑部供血,醒脑明目,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先点揉、一指禅推头部五经,边推边探痛点、敏感点或神经、血管痉挛结节,如有则“以痛为俞”,行三分气势,七分力度弹拨,直至疼痛减轻,痉挛僵硬感变软或消失,接着五指自前向后拿五经,四指轻柔桥弓穴。第三步腰背部椎体大错位的纠正,右掌心空掌放在病人的脊柱上,左掌压在右掌背上,左掌用力,右掌不用力。右掌与病人的皮肤之间没有相对的移位,左掌右旋用力,由轻到重,轻为旋转的起点,重为旋转的终点在同一位置上。由上胸段开始至腰骶部结束。这种大的错位在复位时可能会有较大的弹响,但按摩时不要去追求这种关节在弹响。第四步腰背部椎体小错位的纠正,医师右手食指、中指分开放在病人的棘突两侧,右手整个手掌平放在病人的背部。左手掌根部压在右手的食指、中指上,然后左手掌根部用力,气势要大如泰山压顶,力度要轻如按鸿毛入水。从大椎开始向下,每个椎体棘突间都要压到,压到第五腰椎和骶骨间结束。第五步寰枕关节、寰枢关节、颈胸结合部(颈6、颈7、胸1、胸2)、腰骶关节、骶髂关节等重要部位的纠正,这是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
2 结果
2.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并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制定。
①治愈: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3个月未复发者。
②好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