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外放松技术和放松机制的研究综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国内外放松技术和放松机制的研究综述
范金刚 朱国康 崔立中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356-02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放松技术和放松机制的研究综述,以期为认知间隙快速心理放松技术及其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 国内外 放松技术 放松机制 研究综述
1引言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级认知活动迅速增加;面对激烈的竞争,这些认知活动又往往伴随有过度的压力、紧张、焦虑和学习疲劳。这不仅影响心理健康,也降低认知活动效率,认知活动中的心理保健问题及其相应的认知效率的维持问题,早已迫切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探索如何在脑力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等认知活动间隙,及时快速地缓解紧张、焦虑和学习疲劳,维护心理健康,保持或恢复认知效率的技术问题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等,对认知活动中心理保健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民族素质和工作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放松技术和放松机制的研究综述,以期为认知间隙快速心理放松技术及其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2 国内外有关放松技术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有关放松技术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为临床上应用的放松技术,如雅各布松的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沃尔普的系统脱敏技术,生物反馈技术等等,另一类为民间业余的与放松有关的健身活动,如中国的气动、印度的瑜珈等等;再一类是与放松有关的宗教活动。这三类放松训练存在着四个问题:一是耗时长,二是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三是操作难度大,四是属于事后追补,即属于认知活动之后的放松调节。这些放松训练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不适合一般的脑力工作者在工作间隙或学生在学习间隙操作。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办公室疏压、减压以及克服考试焦虑等等的训练,但在认知活动的间隙及时快速地开展系统有效的放松训练,研究不多。
3 国内外有关放松机制的研究现状
这类早期研究多从行为学角度和生理角度进行,例如:Stone与Deleo(1976)对14名被试进行放松训练,控制组5人只进行观察,然后在血压与血清中多巴胺—羟化酶(简称DBH,交感神经激活时分泌的一种酶)两个指标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中的DBH有明显的下降。DBH与平均动脉压存在正相关。这一发现表明,放松时交感活动的降低促使血压下降[1]。在Kevin等人的研究中,使用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训练,发现放松训练使部分被试血压明显下降。另外通过放松训练还可改变交感神经活动性过高的状态[2]。Hoffman等人的实验中,握力应激任务(handgrip stress task)可引起心率与血压的升高,通过超脱性静默诱发的放松可使之降低[3]。Lehmann等人的研究发现用脱羟肾上腺素进行静脉滴注引起的瞳孔扩张可通过放松反应使之消除[4]。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神经心理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很多学者采用神经心理学研究技术对放松技术进行了研究,Lazar等fMRI研究结果发现放松训练能够激活额叶的活动,增加其脑血流灌注,从而使训练者摆脱恶劣情绪,解除心理压力;通过激活下丘脑的活动进而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5]。郁伟林、李小青等对我国传统气动的fMRI研究显示,气功状态后,脑运动功能皮质低频活动的同步性会明显增强[6]。李福利、师玉荣首次利用fMRI研究被试想象冷刺激和实际接受冷刺激激活脑区的定位及异同点,结果发现想象冷刺激与实际冷刺激都激活了初级体感区(SI)、辅助体感区(SII)、左侧额中回和运动区,区别在于想象冷刺激除了激活这些相同脑区以外,还激活了左侧额下回和扣带回[7]。此外,吴军发、吴毅等的研究发现实际屈伸单侧膝关节时,对侧旁中央小叶,对侧辅助运动区、右侧颞上回及两侧顶下小叶明显激活;意想屈伸单侧膝关节时,对侧辅助运动区、侧顶下小叶有明显激活,旁中央小叶未见激活[8]。这些研究对于想象放松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我国学者岳珍珠、黄立对咀嚼运动的研究发现,咀嚼主要激活了脑内额顶网络,如运动皮层、前额叶以及后顶叶皮层的一些区域,以及小脑等。ROI分析发现,不同脑区在咀嚼时对血氧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其中中央前回的信号变化量高达46.3%,说明口香糖咀嚼增强了某些脑区的活动,显著提高了这些脑区的供氧水平[9]。
Song等对22例意守于心跳或眼动的放松训练练习者研究发现他们的脑电图和心电图出现了同步化趋势,因此认为,放松训练促进了心脑整合[10]。杨银、张燕冰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