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病夏治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冬病夏治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 钟皓 赵梅(宜都市中医院急诊科 湖北宜都 4433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315-02 【摘要】 总结了348例哮喘儿童实施冬病夏治的护理体会。在冬病夏治的治疗过程中,要遵医嘱正确取穴、制作药物;治疗前要加强沟通,切实履行告知义务;敷贴方法要灵活;贴药后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对提高冬病夏治的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儿哮喘 冬病夏治 护理体会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夏季三伏时,人体阳气最旺盛,全身经络最为通畅,皮肤毛孔最为疏松,此时将药物敷贴在穴位上,药物经穴位透入机体,通过经络而刺激全身,补益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小儿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由于成人期的哮喘基本是一种终生难治病,而发育期前的哮喘是有望治愈的。通过冬病夏治可以在12岁前的最佳治疗时机根治哮喘,否则就可能拖延成终生哮喘。我院儿科从2006年7月-2010年7月,对348例哮喘儿童用中药敷贴进行冬病夏治,取得显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儿科共治疗哮喘儿童348例,其中男186例,女162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2岁,平均年龄3岁零2个月。坚持连续敷贴达3年的196例,坚持2年的98 例,只贴1年的54例。 1.2方法 1.2.1选穴:遵医嘱取二组穴位 第一组: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 第二组: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合 1.2.2药物制作 将白芥子、细辛、肉桂、麻黄、葶苈子各等分组方研磨后调制成软膏[1]。 1.2.3敷贴方法 取制作好的软膏适量敷贴于局部穴位,用医用胶布固定。每隔10天敷贴一次,即初伏、中伏、末伏各一次,一年共敷贴3次。一般连续敷贴3年[1]。 2 疗效 经过5年的治疗和跟踪观察,348例哮喘儿童中治愈的患儿227例,占65.23%,发病次数减少、症状减轻的107例,占30.75%,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14例,占4.02%,总有效率达95.98%。 3 护理 3.1加强沟通,提高患儿和家属对冬病夏治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 3.1.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注意语言沟通[2]。语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准确而亲切的语言是护患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 人们常说“微笑是最好的语言”,以微笑待人,是人际交往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因此,护士应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患儿及家属,以减轻患儿的恐惧感,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3.1.2与患儿的沟通:儿童由于心理发育和理解能力的限制,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特殊性,单纯的语言沟通很难引起儿童的共鸣,应注重非语言沟通[2],可采取医院游戏的方式进行沟通[3]。游戏对儿童而言,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也是重要的沟通方法,更是调动患儿兴趣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能有效降低患儿的紧张、恐惧甚至剧烈哭闹等情绪,能使其顺利接受敷贴治疗。 3.1.3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局部痒痛、水泡、色素沉着等,以取得家属的配合,积极支持治疗。避免因沟通不足而引发纠纷。在本组最初的病例中曾经有2例因为出现水泡、1例因为出现色素沉着而引发纠纷。 3.2伴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热者,应遵医嘱控制病情后再进行贴治。 3.3一般每次贴2-4小时,如贴后感觉皮肤灼痛难忍,可提前取下。如贴后皮肤微痒,或有温暖舒适感,可延长敷贴时间,但最多不得超过12小时。同时避免患儿手抓,以防皮肤感染。 3.4贴药期间应减少活动。因夏天炎热,活动容易出汗,导致药膏脱落,影响疗效。对哭闹不配合的幼儿,要设法分散其注意力,尽量避免汗出导致药膏脱落。 3.5贴药后如局部起水泡,疗效则会更好[1]。水泡出现后,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4][1],也可用碘伏或红霉素软膏外涂,以防局部感染,待水泡消退后,仍按照原定贴治日期继续贴治。如水泡较大,可用碘伏消毒皮肤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水泡底部,用无菌棉球轻压水泡至渗液流出,再外涂红霉素软膏,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待水泡消退后,按照原定日期或稍延数日继续贴治。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