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相反相成用药法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金匮要略》相反相成用药法探讨 吴永强(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中医院内科 116100) 【中图分类号】R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7-0576-01 《金匮要略》原书共25篇是《伤害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被后世医家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该书共载方205首。且立方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其用药特点既重视发挥单味用药的主治功能,更注意药物经过配伍组织之后的协同作用,尤其是相反相成用药法也非常多见,且配伍精当,疗效增强,同时扩大了适应范围。 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配伍是中医辨证用药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将性味功效相反的药物配伍应用,使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从而提高疗效,达到治愈的目的,这就是相反相成用药法充分地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思想 1 《金匮要略》相反相成用药法的立法依据 切杂病纷繁的病机 《金匮要略》所论述的杂病其证纷繁复杂,或阴阳相见或虚实并现,但仲景不愧治疗杂病的典范,他能切纷繁的病机而辨证用药,首先从该书对疾病的分篇可以看出,他把病机相同,辩候近似或病位相近者合为一篇,如中风与历节,因二者病机相仿,故合为一篇,其次从遣方用药来看,如“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本证为产后中风兼阳虚,其治疗若但解表祛邪,则虚阳易脱,若因正虚而补正,则表邪不解,而用竹叶汤扶正祛邪之祖。 利用药物的特性和互补性 药有“七情”,病有“八证”,法有“八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热攻补各行其道。若黄连泻热,人参补气。而药物间的配伍或增强疗效或减轻和消除毒副作用。若石膏配知母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生姜配生半夏能减轻和消除生半夏的毒性。而相反配伍是舍其性取其用。如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伍石膏,去麻黄之辛温而取其平喘之功。栝萎薤白半夏汤中的栝萎其性寒,与薤白、半夏相伍,则去其寒而取其祛痰散结之功。 2《金匮要略》相反相成用药法???型 2.1寒热并行(寒温并行) 解表清里:“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汤加石膏汤主之”。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石膏解热除烦,二者配伍共秦解表化饮,清热除烦之功。 上下寒热温情并用:“《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该方温上清下主治胃中虚寒而肠热所致的干呕下利,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枯萎 麦丸主之,该方温上清下主治下寒燥的小便不利。 寒热反佐:“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该方主治虚寒便血,在一派温热药中佐黄 以防温燥动血。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散主之”.该方主治肠痈脓已成,在使用大量清热药得同时佐以附子以振奋阳气,辛热散结,增强破於排脓之功 去性存用:“胸痹之病,喘息咳垂,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弦,枯萎 白白酒汤主之”该方主之焦阳虚之胸阳不振。方中枯萎性甘寒,具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之功,然与白酒相伍,则去其寒性,而取其利气宽胸化痰散结之功。 2.2功补兼施 散补并行:“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 丸主之。”本方主治体虚兼外感。方中人参,白术等补气,地黄,阿胶等滋阴,柴胡,防风等被祛风散邪。诸药相伍,散补并行。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清补并行:“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汤主之。该方阿胶。甘草补血缓中,白头翁,秦皮等清热止痢。诸药相伍,清补并行。 清补共用:“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该方主治虚劳有干血,方中芍药,地黄等养血补虚,大黄,水蛭等活血化瘀。诸药相伍,功补兼施,且峻药丸服,意在缓功,从而达到扶正不留淤,祛瘀不伤正的作用。 功邪扶正:“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方中甘遂等峻下伤正,佐大枣意在安中而调和诸药,使下不伤正。 散敛共用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方中麻黄,桂枝,辛温解表,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温敛肺气之耗散,炙甘草伍芍药酸甘化阴,缓和麻,桂辛散太过,诸药相配,散敛并用,共奏散寒解表,化饮平喘之功。 2.3燥润互济 燥润并重:“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方中当归活血润燥,贝母利气解郁,兼治热淋,苦参利湿热,除热结。诸药合用,可使血得濡养,郁热解除,膀胱通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