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布鲁克纳和他经文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东·布鲁克纳和他经文歌

安东·布鲁克纳和他经文歌   1824年,安东·布鲁克纳出生在奥地利林茨附近安斯菲尔登村庄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过世后,布鲁克纳进入圣弗洛里安修道院,成为一名唱诗班歌手。三年后的1840年,他前往林茨接受教师培训,并先后到遥远的温特哈格(Windhaag)及科隆施托夫(Kronstorf)当老师。1845年,布鲁克纳终于成为圣弗洛里安的一名教师,并于六年后受聘为管风琴师。   自儿童时期开始,布鲁克纳便对各类音乐有所接触和了解,圣弗洛里安为他提供了更多聆听伟大宗教作品的机会,而他自己的早期作品也绝大多数为教堂而作。在朋友的建议下,布鲁克纳前往维也纳向西蒙·塞西特(Simon Sechter)拜师学艺,并接受其建议辞去了圣弗洛里安的职务。1855年,布鲁克纳终于成为林茨大教堂的管风琴师。与先前相比,这里的宗教及世俗音乐曲库可谓“丰盈富足”,让他受益匪浅。   1861年,布鲁克纳完成了对位法的??习,跟随林茨大提琴家、指挥家基茨勒(Otto Kitzler)学习管弦乐配器及曲式等作曲法。不久,瓦格纳的《汤豪塞》在林茨上演,这对布鲁克纳而言无疑是一次强烈的冲击。他对交响乐的创作热情高涨,并于1864年谱写出《D小调交响曲》。然而,这首作品并没有得到认同,甚至被评价为“言之无物、微不足道”,它的“零”编号便是个饶有意味的佐证。此后,布鲁克纳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弥撒的创作中,并谱出了三套大型弥撒作品。直到1868年,由于收入等多方面的原因,他转到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   来到维也纳之后,布鲁克纳过得并不顺心,甚至是麻烦不断,而起因皆源自他对瓦格纳的崇拜。乐评家汉斯立克对他的敌意更是不加掩饰,即便勃拉姆斯本人在听过布鲁克纳的作品后表示认同,这位勃拉姆斯的捍卫者依然一度设置障碍,不让布鲁克纳来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此外,维也纳爱乐乐团也一度拒绝演奏他的交响乐作品。种种挫折让布鲁克纳自信不满,常常修订自己的作品,以至于今天我们会看到他的交响乐存在好几个版本。布鲁克纳的余生几乎都在维也纳度过,而他也最终未能冲破“九”的魔咒。1896年,在完成了《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乐章后,布鲁克纳离开了人世。   自始至终,谦逊的性格伴随着布鲁克纳的一生,而这应该归因于他对宗教信仰的坚定与虔诚。尽管对即兴创作的擅长让他的交响乐创作受益匪浅,但宗教作品更是显现其音乐天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从1842年在温特哈格创作的弥撒套曲,到1884年辉煌宏大的《感恩赞》(Te Deum),布鲁克纳投入其中的心血几近一生。   为配合礼拜仪式的需要,布鲁克纳写过很多短小的作品。1879年,为医生教会而作的《公正的话》(Os justi)正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首利底亚调式的升阶经,以“哈利路亚”结束,当时被题献给伊格纳茨·特劳米勒(Ignaz Traumihler),圣弗洛里安的唱诗班指挥,亦是倡导教会音乐改革的塞西利运动的拥护者。正如布鲁克纳给特劳米勒的信中所说,遵循教会音乐改革的要求,《公正的话》中没有使用变化音,没有使用七和弦、六四和弦等等。   1869年,在南希(Nancy)的一场小型音乐会让布鲁克纳有了国际知名度。巴赫作品的演奏及现场的即兴表演不仅为他赢得满堂喝彩,更使他得到了来自巴黎圣母院的盛情邀请。亦是因为这次机会,布鲁克纳开始被弗朗克(Cesar Franck)、圣-桑等著名音乐家关注。题献给奥托·劳伊多尔(Otto Loidol)神父的升阶经《此乃神的殿堂》(Locus iste)正是在这一年完成,其中的模仿式复调段落尤其出彩。   圣佛洛里安的副院长阿尔内特神父(Michael Arneth)应该算是布鲁克纳的贵人。正是他在布鲁克纳父亲去世后,将之收入修道院成为一名唱诗班歌手,亦是他将身处温特哈格郁郁寡欢的布鲁克纳安排到科隆施托夫,继而回到圣弗洛里安。可以说,阿尔内特是布鲁克纳音乐人生的引路人。1854年,阿尔内特与世长辞,葬礼上的音乐正是布鲁克纳为他谱写的《拯救我》(Libera me)和《在阿尔内特的坟前》(An Arneths Grab)。这两首经文歌皆为男声合唱和为三把长号而作,亦可由长号和管风琴等庄重肃穆的乐器来演奏。   七部无伴奏合唱《圣母颂》(Ave Maria)创作于1861年,5月12日首演于林茨,当时的布鲁克纳正是大教堂的管风琴师。音乐的第一乐句首先由女声引入,第二乐句由男声对答。随着力度的渐强,“耶稣”被一声声呼唤,紧跟其后的是声部间的模仿对位。全曲朴实清新,充满着虔诚圣洁的气氛,其中的对位技巧更是精妙高超。   创作于1885年的《第九号前奏曲》(Ecce sacerdos)是林茨教区千年纪念的献礼之作。这首圣歌在合唱之外特别设计了长号和管风琴的加入,各声部间和谐融洽。全曲的结尾同样采用了半音式进行,与乐曲的开头交相辉映。可以想象,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