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和谐发展
2007年第5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N0.5.2007
THE ECONOMYAND
(总第41期) BORDER CUIJTURE Gene同.No.4l
【构建和谐社会】
论和谐发展
靳涌韬,衣庆泳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和谐发展是古今中外人们孜孜以求的最高理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谐的本质可概括为
不同关系间的相宜,这种关系既可以是静态的一种和谐状态,也可以是动态的一个发展过程,所体现的是一
种恰到好处的、协调的、圆满的状态。和谐发展具有共生性、良序性、低耗性和谕悦性的特征,是人类的教
育活动、社会活动和生存发展活动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和谐发展;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JD9(2007)050097_03
从国外看,和谐发展思想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已萌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周易》中“太和”
的观念.、《中庸》中“中和”的境界,也反映了对社会和谐的美好向往。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
还是近代,人们都曾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寻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但是直到今天,才由我们党提出了最科
学、最深刻、最令人鼓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和谐发展的内涵
1.西方的对立和谐思想
在西方哲学史上,毕达哥拉斯最早对和谐概念进行了论述。他从数的和谐进一步引伸出作为哲学范畴
的和谐,认为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的,和谐是最美的,由此他提出了“美德乃是
一种和谐”的哲学命题。而对和谐的本质进行探讨、并深有影响的则要算由赫拉克利特建立、由黑格尔
发展的“对立和谐”观。赫拉克利特认为“对立造成和谐”,自然界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联合相反
的东西而造成协调;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和谐,万物“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强调对立和斗争的作
用。黑格尔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指出:“简单的东西、一种音调的重复并不是和谐。差别是属于和
J
谐的,它必须在本质上、绝对的意义上是一种差别。”【l
2.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以“和”的概念来论述“和谐”思想的。最早“和”是与“同”相对提出的。
“和”与“同”区别在哪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的前提是承认、认可、允许彼此有差异、有
区别、有分歧,然后使这些差异、区别、分歧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位置、情况、结构中,当各
得其所时,“和”即产生。因此,“和”包含多样性,承认差异性,是多样的统一。
如何实现“和谐”?《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子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
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厨师做羹要用各种不同的味调制才能得到美味;“和”
的理想状态要通过自身调节而获得,就如同不同的味道一样相互调和、相互渗透,从而生生不息。
由此而引发了四种不同层次的和谐观念。首先是个体的身心调节,即所谓的“修身”。而且,自我身
心内外的和谐是起点,也是最基本的和谐。《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
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是人与人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即所谓的
“人和”。庄子说过:“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强调人和的重要意义。再次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正像
《礼记·礼运》中描述的那样:“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
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最后是指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即所谓的“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化的
最高追求。儒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家是通过道德学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
收稿日期:2007m1.12
宁大连人,党总支副书记,硕士,从事高校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管理研究。
B…t黼删G州Uw刚H盼匝峦
万方数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