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芳杂环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pdfVIP

含芳杂环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l6卷第6期 2001年 l1月 热 固 性 村 脂 V01.16 No 6 N 20o1 含芳杂环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葛 岩 蹇锡高 陈 平 赵 举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辽宁大连 116012) 摘 要:以4,4’一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酮和4一(4一羟基苯基)一2,3一二氮杂萘一1一酮为原料,经亲 校取代逐步聚台反应制得了分子主链中含二氪杂萘酮结构的聚醚砜酮低聚物 (PPESK) 然后与环氧氯丙烷反应 制得所需分子质量的环氧树脂。用FT—IR和 H—NMR表征了分子链结构.并测试了聚舍物的溶解性能 关键词:环氧树脂;聚醚砜酮;台成;表征 。 中圈分类号:0633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32(2001)06—0037一o3 环氧树脂被广泛地用于结构型胶粘剂、纤维复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溶解性能进行了研 合材料以及绝缘漆方面…1。但环氧树脂固化后脆 究。 性大,耐冲击性能差,可用增韧剂如活性液体橡胶 1 实验部分 进行改性l2 J,但这样会降低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和 1.1 主要试剂 耐介质性能。近年来用聚芳醚酮L3j、聚醚酰亚 4一(4一羟基苯基)一2。3一二氮杂萘一1一酮 胺H 、氨基封端聚芳醚酮等 热塑性树脂来改性 (DHPZ):本实验室合成,纯度99 9%;4,4’一 环氧树脂是环氧树脂增韧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由 二氯二苯砜 (DCDBS):工业品,纯度99%;4, 于改性固化后的树脂两相相容性欠佳,使界面作用 4’一二氟二苯酮 (DFK):工业品。纯度99%; 力较弱,导致改性效果不佳L6J,末端基官能的热 环氧氯丙烷 (ECH):分析纯。 塑性树脂改性效果明显优于末端基官能化的。含二 1 2 PPESK—EP的各成 氮杂萘酮结构的聚醚砜酮 (PPESK)具有优异的 按合成PPESK方法 J,将等物质的量的4, 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优良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 4’一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酮与适量的4一 能而且有良好的溶解性,在绝缘涂料方面有广泛的 (4一羟基苯基)一2。3一二氮杂萘一1一酮进行亲核 应用前景L7一。以此类聚醚砜酮为基础,合成了一 取代逐步聚合,生成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 种含有聚醚砜酮结构的环氧树脂 (PPESK—EP)。 预聚物(PPSEK)(a),再与过量环氧氯丙烷在适 STUDYONTIlE EFFF_,crOFCOMPLEX P】}I【yro D nAT0R0N CI D ;RATE 0lF UV—CURIHG INK HUANG Bei-qing ,W.~NG Lian zhi2,J Yang-zhi (1 Beijing Institute of Print,Beijing 102600。China 2.Beijing Dongfang Chem.al Plant, Beijing 101149,China 3.BeOing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Beijing 100013。China) Abstract:The black uv—ink used for silk scie~n print wa.q prepared by using six photo initiators and showed that the curing rate using complex photo initiator was faster than using single one.For the selection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