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兵-用镜头记录时代青春梦想.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卫兵-用镜头记录时代青春梦想

刘卫兵:用镜头记录时代青春梦想他的笑容真诚,伸过来的手温暖有力,头发有些稀疏,清瘦中透着干练,这是记者对刘卫兵的第一印象。 作为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刘卫兵不仅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期都献给了新闻摄影事业,他也用镜头记录下自己和一个时代的青春梦想。 “为维护中国记者的荣誉和尊严而战” “我的个性比较适合搞新闻。我从小就性格外向,对什么都感兴趣,看什么都新鲜。”刘卫兵这样告诉记者。 走上新闻摄影这条路,说起来还有些历史原因。1985年,刘卫兵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当时正赶上新华社提出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发展思路。因为新闻摄影方面相对薄弱,新华社与人民大学协商,委托培养一批新闻摄影的专业人才。于是,刘卫兵和其他29名同学一起,成为解放后第一批新闻摄影专业的大学生。 学了摄影,他也爱上了摄影。大学一年级第一个假期,他就深入大别山,拍摄了一组反映贫困山区百姓生活的黑白照片,回来后在人大校园里举办了小型个人影展――《大别山你听我说》。毕业前一年,他又把大学期间拍摄的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变化的图片整理出来,举办了第二次个人摄影展《紫禁城外的雷声》。 1989年,毕业后刘卫兵没什么悬念地被分配到新华社,第一年先被派到甘肃分社去锻炼。大西北的艰苦环境并没有难倒他,那一年,他有近半年时间跑到“苦甲天下”的定西、河西,拍了不少反映贫困山区农村生活题材的照片。一年之后,他回到总社当图片编辑,这份新工作却让他发愁了。“那时候总坐不住,老想出去拍照片。”于是,他常常是白天值班,晚上出去找新闻;晚上值班,白天出去跑。利用业余时间,刘卫兵从大街小巷也“扫”出不少好作品。做编辑3年期间,他一年也能发近百张当日新闻照片,这在新华社的专职记者里面也算多的。 领导看他特别能跑,就破例把他调去当记者。这样,刘卫兵在编辑岗位“熬”了4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新闻摄影记者。 刘卫兵的敬业在圈内是出了名的。1996年内蒙古大火,他主动请缨飞赴中蒙边界,搭乘直升机冲进火场。火灾现场的采访中,看到他总往前冲,解放军某部的一名班长拦住他说:“刘记者,你别往前跑了,你要出了问题,我们无法向上级交待。”1998年南北方相继爆发特大水灾,刘卫兵先后转战江西九江和内蒙古水灾一线采访,曾发着高烧坚守在九江大堤上。那年,他被评为中直机关抗洪先进个人。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他抛下刚刚满一岁的儿子,只身从香港赶往战争前线,成为国内最早奔赴前线的摄影记者。在当时记者能够到达的最前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前线地区,他和战友密切配合,最早发回反映战争前线局势、抗议冲突、民众生活的图片。边境地区连续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暴乱,残酷的催泪弹几次把他打得涕泪横流,但他始终坚守在一线。他在日记中写道:“面对成百上千的外国记者,我是中国新华社记者,我要为维护中国记者的荣誉和尊严而战。” “孩子们的眼神让我忘不了” 从1990年代初开始,刘卫兵负责共青团、青联系统的新闻报道,并连续几年都是团中央“五四新闻奖”最高奖的获得者。“我和团中央、全国青联的同志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我感觉和他们接触很愉快,他们有活力,有激情,工作效率特别高。”作为优秀青年记者的代表,刘卫兵当选为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作为委员,他参加了许多青联的活动;作为记者,他记录了大量团中央、青联的活动和历史。 1996年11月,刘卫兵随团中央“科教扶贫接力计划”的第一批志愿者到了山西省静乐县采访。 “科教扶贫接力计划是由团中央在全国各地招募一批有一定技术专长或者具备中小学教学条件的青年志愿者,到一些贫困县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科教扶贫计划,山西省静乐县是第一个试点。” 静乐县是全国最穷的30个县城之一。刘卫兵和22名青年志愿者一起来到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小县城,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觉得很震惊。“一些人家还住在简陋的窑洞里,水要从很远的地方去挑,吃蔬菜要走出30多公里路。”看到这种情形,很多城市里来的年轻志愿者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刘卫兵跟随三位志愿者教师在当地一所小学里跟踪拍摄。他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吃饭,和他们聊天,给他们挑水,和他们一起打篮球,晚上和他们一起挤在大通铺上睡觉。虽然时隔10多年了,刘卫兵仍然记忆犹新:“教室的窗户都是破的。里面虽然生着炉子,但还是很冷,孩子们把手缩在袖子里面,冻得直哆嗦。很多孩子都是从几十里外的家里来上学,平时就住在学校里,他们从家里带来几个大馒头,这一个星期就吃这几个馒头,能热热就不错了……” 外面来了新老师,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争着跑来给老师生炉子、打水,这个孩子送来几棵白菜,那个孩子给老师一副鞋垫。 透过教室门上的大窟窿,刘卫兵拍下孩子们一张张充满求知渴望的脸。早自习前,孩子们聚在教室前面啃馒头,刚刚升起的太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