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训练
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的是某种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者的描写多聚焦在一个“形”“神”兼备的主体事物之中。 (3)衬托与对比。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二、审清诗歌表达技巧题的具体要求 1.审题型 从题干提问的形式来看,题目类型主要有两种:明考题型和暗考题型。所谓明考题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艺术技巧”“修辞方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明显信息。这是主要题型。所谓暗考题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上述词语的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对于暗考题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 2.审范围(区间) 指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范围大小,问题可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局部型是指对诗歌的某句某联(阕)等表达技巧的判断, 全诗型是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应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表达技巧首先应从修辞方法角度切入。 3.审角度 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艺术技巧、艺术手法)是什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行文结构等方面的某一个角度。分清提问的大小角度是答题的关键,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4.审数量 在答题时,要注意根据题干提示的相关信息,审清楚答题的数量,即要分清楚题干中“一”与“些(多)”、“主”与“次”的区别。题干中说“哪种”,则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题干中说“主要”(突出),则一般只答出一种,至多两种。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5.审步骤 从答题步骤来看,表达技巧题可以分为两种:简单题型和完整题型。所谓简单题型,就是只答出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即可,不需要作分析说明。所谓完整题型,就是答题时要包含完整的步骤,即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分析表达技巧(为什么)——点明表达效果(怎么样)。答题时要考虑步骤的完整性、 要点的齐全性,力求做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答题规范。答题时要根据该题设问数量和分值分配来确定其为简单题型还是完整题型。 三、规范简明地回答问题 1.选材结构型 常见提问方式:①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②这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③这首诗(词/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一般答题步骤:①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指出诗句在内容、在结构起到什么作用)。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或是对主旨起到什么作用)。 【例1】 关 河 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从上、下两片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楚孤独感。 审题时要扣住题干要求“以什么为线索”来分析,特别注意“首句”,这样就根据“秋阴时晴渐向暝”一句的“秋”,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是秋季;根据“渐向暝”可知时光转换;再联想肃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即可构建答题思路。 2.表达方式型 出题点常有:记叙、议论(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描写(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法:正面侧面、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内容: 高考总复习?语文 1.衬托 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更加突出,形象更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例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 滁[注]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有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 请简析诗的结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发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