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影像到符号经济_论数字技术对传统电影美学的冲击.pdfVIP

从数字影像到符号经济_论数字技术对传统电影美学的冲击.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数字影像到符号经济_论数字技术对传统电影美学的冲击

2012 年7 月 社会科学家 July.,2012 (第7 期,总第183 期) SOCIAL SCIENTIST (No.7,General No.183) 【文艺论丛】 从数字影像到符号经济 ———论数字技术对传统电影美学的冲击 钟丽茜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24) 摘 要:数字影像技术的面世与发展,对传统影视美学造成了巨大冲击。它动摇了从前以摄影机为客观中介的电 影成像机制,使电影的“真实性”与“真实感”分离;它刺激了电影的“奇观化”追求,触发了当代影像艺术创制奇幻图像 的巨大冲动。 目前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出现了正负面双向效应,必须警惕文化权力、符号经济对数字技术的滥用。 关键词:数字技术;虚拟影像;奇观化;现实逻辑 中国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 (2012)07-0131-04 数字影像技术面世的时间仅有30 年左右,但它 一、“真实性”原则的解体及其影响 已经在影像艺术发展史上造就了许多重大变革。电影 自其诞生至数字技术面世前,基本上呈现出两种不同 从直接现象来看,数字技术介入影视作品,打破 的审美追求:一是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巴赞等人提倡 了原有的电影(动画片除外)成像必须依靠摄像机的 的“真实性”原则,将摄像机对现实世界的摄录视为 铁律,这个成像机制的重大改革,事实上引发了更深 “物质现实的复原”,认为电影的本性应当在于努力记 层的观念变化,即:影像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究竟是什 录和揭示真实;二是源于梅里爱主张的 “奇观化”追 么? 求,通过光影组合营造极尽绚丽奇幻的画面,让人们 数字影片出现之前,电影必须用摄影机拍摄种种 陶醉于梦境般的视觉幻像。在传统电影美学理论中, 实景,使得观众自然地认同银幕上反映的是一种真实 “真实论”长期占据着某种审美及道德的高地,尤其是 (这里“实景”不是指确实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 安德烈·巴赞气势强劲的写实主义哲学主张,以及新 而是指所有演员的表演、道具的摆设都必须以真人真 现实主义电影家们充满现世关注的悲悯情怀,使得 物的形式在镜头前呈现,即最终的银幕影像与拍摄时 “奇观化”追求似乎显得底气不足,常常被学院派扣上 镜头前诸事物之间不存在艺术家的主观增删与改 “虚幻肤浅”、“ 白日梦”等帽子。但数字技术出现后,上 绘),因此“纪录真实”被视为电影与生俱来的本性。安 述两种审美追求都受到了强烈冲击:一方面,写实主 德烈 ·巴赞曾热情歌颂电影的高度客观性,盛赞电影 义颂扬的摄影机与现实世界之间坚不可摧的 “真实 (包括摄影)扭转了一切传统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性”关联有可能被取代或偷换,电影的“客观”品质受 过去的所有艺术都以人的参与为基础———以同为视 到严重挑战;另一方面,“奇观化”追求则骤然被注入 觉艺术的“绘画”为例,即使是高度写实的绘画作品, 巨量的强心剂———由于数字影像技术目前看来几乎 也必须通过画家的观察领悟、心境映射,并经由其或 可以无限地实现人类的所有视觉想象,“奇观化”影像 高妙或平庸的技巧方能表达出来,不可能完全去除个 便得以借助技术之力进入了一个兴奋膨胀、多方探索 体主观因素,无法达到画面与实物形态的绝对同一。 的时期。 但在电影的拍摄中,现实事物与再现影像之间只相隔 收稿日期:2012-03-08 作者简介:钟丽茜(1972-),女,广西桂林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浙江传媒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影视美学、文艺学。 131 一架无生命的物体———摄影机,这部机器对事象的记 较简单,大多数特效画面主要靠模型替代真人(或动 录可以排除任何人的主观干预或创造,“外部世界的 物)以及胶片的洗印合成来形成,实现对真实世界的 [1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