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纬度气旋与反气旋.DOC
第十章 中緯度氣旋與反氣旋
10.1前言
中緯度氣旋、反氣旋與鋒在西風帶最常見,影響亦最大,都是重要的天氣系v統,亦是本章研究的重點。下面我們先討論中緯度氣旋與反氣旋的消長,鋒則留待下章討論。
10.2地面氣壓系統的形成
1.氣壓趨勢方程(pressure tendency equation)
由流體靜力平衡得
即 (連續方程)
……………………… (10.1)
由上式可知,地面氣壓之局部變化,乃由
水平輻散(horizontal divergence)
依氣壓定義可知:只有空氣柱質量減少,地面氣壓才會減小,但由
知,質量輻散()時,即地面上氣旋渦度不增反減,所以地面才有氣旋式渦度增加,而為了下降,相對之要大於零(Dines compensation)。
(B)密度平流項
……………………….…. ..(10.2)
∴ 要()需
a. 下層輻散(合),上層輻合(散);需有偏地轉風。 b. 正(負)的氣壓平流(即),為此,氣壓系統需要隨高度向上游傾斜。
c. 冷(暖)平流。
此式看似簡單,但由於是一邊界值問題(boundary value problem),而地面()本身即為下邊界,所以並不能用此法求得。
2.由連續方程知
∴ 當(上升)時,層內有輻合,形成氣旋;反之,當(下沉)時,內輻散,形成反氣旋。
此法看似簡單,但及均不易求得,故並不好用,但可為定性依據。
3.由渦度方程(省略摩擦項)
…………………………………...……. (10.3)
可知,當有 a. 正渦度平流時,
b. (北風)時,
c. (輻合)時,或有上升運動時,
即 ,局部重力位下降。
如省略項,(10-3)式可寫成
……………..…….……….. (10.4)
式中
上式可用以求得1000hPa的重力位趨勢;式中第一項為地轉風對地轉絕對渦度之平流,第二項為輻散項。造成第二項的條件包括所有可能形成(=1000hpa)面垂直運動()之因素:
溫度平流:平流
垂直方向渦度平流的變量:向上
垂直方向摩擦力的改變量:
非絕熱效應:非絕熱
即
下面我們看各項貢獻:
(a)渦度平流項
左圖為理想之500hPa斜壓波,圖中脊前(槽後)有AVA或NVA,而脊後(槽前)有CVA或PVA。
由於高低壓系統愈近地面愈呈封閉的圓形(circular),所以上層風場對渦度平流的作用大於下層,因而
槽前正渦度平流向上增加,有上升運動,地面()
槽後負渦度平流之絕對值向上增加,有下沉運動,所以
這就引發了地面氣壓系統的改變。Petterssen將此種發展作用稱為type B。其發展源來自上層PVA移到地面低壓中心上游的適當(可增加該中心上升運動)的位置處。
(b1)溫度平流
如右圖所示,地面冷鋒後有冷平流,暖鋒前則有暖平流,相伴的就是冷鋒後氣壓上升,暖鋒前則有氣壓下降。Petterssen稱此種發展作用為type B。
(b2)正渦度平流向上增加
有上升運動,必伴有地面氣壓下降。(方程)
(b3)摩擦作用
設即不隨高度變。設在無摩擦層及以上總渦度,則在摩擦層內,總渦度。所以正渦度向上增加,作用與(b2)同。
此種作用稱為艾克曼吸引(Ekman pumping),相對應的是地面輻合,亦即氣旋加深。
上述結果顯示,摩擦的直接影響是消耗能量,會使氣旋減弱,但摩擦所形成的輻合則使氣旋應強。
(b4)非絕熱效應
當區域內非絕熱增溫呈局部最大時,即
時,會對當地旋生或氣旋加強產生相當貢獻。此種加熱包括:
(1)輻射增溫造成熱低壓(thermal low)。
(2)的可感熱傳導,對形成或增強有貢獻。
(3)積雲對流所形成之潛熱釋放時間如果夠長(long enough),致動力可“感受到它的存在”,即可促成氣旋發展或生成。
(4)雲下雨滴蒸發之冷卻作用,對相關區內小高壓或脊生成或增強有貢獻。
4.重力位趨勢方程(已如前述)。
10.3 Suticliffe發展定理及皮特生(Petterssen)發展方程
一、Suticliffe development theorem
Q-G渦度方程:
將上式分別用於500hPa及1000hPa,並相減則得
... (10.5)
又知,即,
所以 …………...…………. (10.6)
設 即省略垂直運動及非絕熱作用對的影響,代表內之平均風。
則
…………………………... (10.7)
式中
將公式(10.7)展開,即得
再引用:
(1)根據在層內,如果等溫線在各面上都是平行的,則“一層大氣之平均風,,可取任一分層之風速代替之”。Suticiffe以代
(2),即500hPa面之相對渦度均來自熱力渦度,風都是熱力風。
(3)
結果得到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艾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PDF VIP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VIP
- 2025年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横河UR SR系列智能有纸记录仪.pdf
- 远程控制台.原理及操作.ppt VIP
- 京瓷 TASKalfa 3501i 4501i 5501i 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适应人工智能的中小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运动学.doc VIP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PPT课件.pptx VIP
- 直齿轮和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 第31部分:微点蚀承载能力算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