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伤寒论纲目清沈金鳌 自序 内经揭伤寒之症。未详伤寒之变。自仲 景创论。分阴阳。析六经。立方治。人始知 伤寒之病之大。与伤寒之病之治矣。而实未 知其所以大所以治也。伤寒之病。有传经。 有直中。有始终不传。 有风寒交中。千态万状。棼如乱丝。稍 涉疑似。汗吐下误施。致生他变。又复误治 。至再至三。其焉有不毙者乎。乃犹语于人 曰。吾固用仲景法。其如病之不治何。夫不 知病之所犯。于脏腑经络轻重、虚实之何若 。而但云用仲景法。其曷有济。乃又诡言仲 景但知治外感。不知治内伤。又诡言但取仲 景法。不取仲景方。夫方因法立。法就方施 。仲景方果不足取。仲景之法亦非法矣。不 知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活。三百九十七法 。法法皆通。即其法与方。融会贯通之。诚 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者。人顾不此之思。 欲妄言以文其谬。可慨已。廿年来。余专读 伤寒书。至百余家。人各一说。 不胜繁冗驳杂之虑。倘欲学人如是以为 业。恐白首不获所据。不如是以为业。又空 空罔所识知。乃不揣。着为纲目一书。循六 经之次。析各款之繁。以仲景论为纲。历代 诸家之语。足以阐明仲景者为目。庶览是书 者。可寻流溯源。而晓然于仲景之旨矣。 时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十一月中浣沈金鳌 芊录氏书 凡例 一、是书各循三阳三阴之六经。而又析 六经所发之款症。不循经。但据款析言之。 则如各经皆有头痛之类。难于识别。不析款 。但循经挨言之。则又根据文顺义。不能令 读者一览易晓。故循经析款。是书所由以成 。 一、仲景伤寒书。自叔和窜乱后。其六 经条款。凡注释家各以意为前后。讫无一定 。独柯氏论注。其分隶六经者。颇有理据。 今纲目所定。皆根据柯本。 一、论者。即仲景之伤寒论。仲景有论 。继仲景而言者亦为伤寒论也。 一、纲也者。以为主也。伤寒之论。创 自仲景。故独主仲景而取其论以为纲。目也 者。以为发明也。 仲景论后。说者无虑千百家。然或偏或 驳。或浅或庸。无足取者甚多。故独采叔和 以下若干家。 各摘其语之尤精且当者以为目。 一、各经各款。引仲景之论为纲。固已 。或有遗而未备者。必其与逐款无关。不便 夹入。或语意与所已录者。大同小异。故亦 置之。亦有条款太繁。不必备录者。阅者当 为意会。毋以挂漏为咎。 一、各经条款。彼此相同。如各经俱备 载。毋论已。其有详于此经。不复赘于他经 者。或因候治相同。或因所列之款相互。须 彼此连及。故他经不必再详。阅者当以意会 。前后参看。毋得拘泥。 一、采辑前人诸说。或由理势所及。或 因仲景论之前后相附。不以世代之远近为拘 。 一、诸家方论。俱系专集。择其至精至 当者录之。固已骈珠刻玉。各咀其英。各撷 其髓矣。癸巳春。 从邑中嵇氏假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中艺 术部。按次而详读之。不啻深入龙宫海藏。 遍赏奇宝。 非复人间耳目近玩矣。私心窃喜。故特 表而志之。 卷首·总论 脉症总论 鳌按。仲景自序云。着伤寒杂病论十六 卷。仲景原书固合伤寒杂病而为一也。迨叔 和编次。始分伤寒杂病为两书。于本论削去 杂病。然论中杂病。留而未去者正多。于是 仲景原书。后人不得一见。叔和后。注释者 不下什百家。又各以意颠倒。纷纭传会。更 兼日久残阙。仲景之原文益失。仲景之书益 难读矣。鳌今辑伤寒论纲目。分条析款。各 循六经分次。而其论有不得分属六经者。因 辑脉症总论、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 、愈解六篇冠于前。以为卷首。又辑诸寒热 症、阴阳易、劳复食复、百合病、狐惑病、 阴毒、阳毒、阴阳交、瘥后诸病、妇人伤寒 十篇。次于六经之后。实不免剪缀割裂之讥 。然仲景原书。既不复睹。而苟可以发明仲 景之书之旨。将质诸冥冥。仲景当亦曲恕。 而不以剪缀割裂为余首罪也。阅者其更谅之 。 【纲】仲景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 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目】朱肱曰。太阳、阳明、少阳。皆 阳症也。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治太 阳伤风寒也。 大柴胡汤、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 汤。治阳明伤寒也。小柴胡汤。治少阳伤寒 也。其他药。 皆发汗吐下后症也。若阳气独盛。阴气 暴绝。即为阳毒。当以酸苦之药投之。令阴 气复而大汗解。 如苦参、大青、葶苈、苦酒之类。皆复 其阴气也。微止用苦。甚则兼用酸苦。折热 复阴。若热极发厥。阳症似阴者。当以脉别 之。太阴、少阴、厥阴。皆阴症也。三阴中 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干姜甘 草汤。大段重者。四逆汤。无脉者。通脉四 逆汤。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 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复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