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伤寒心法要诀清吴谦 卷一 伤寒一证,仲景论中立三百九十七法, 一百一十三方,神明变化,可谓既详且尽矣 。其治杂证也,则有《金匮要略》,分门别 类,包举该括,无非示人以规矩准绳,欲其 触类傍通,以应变于无穷也。但其辞旨古奥 ,义蕴幽深。条目繁多,未易领会,人多苦 之。兹特撮其要旨,编为歌诀,俾学人便于 熟读默记,融会贯通,然后再玩味全书,则 易读易解,有会心之乐,而无望洋之叹矣。 由此登堂入室,将见二千年来大法微言,昭 如日月,不致尘封,庶几于斯道不无小补云 尔。 卷一 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 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 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 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 ,不外阴阳表里间。 【注】六经,谓太阳、阳明、少阳,太 阴、少阴、厥阴也。为病尽伤寒,谓六经为 病,尽伤寒之变化也。气同,为天之六气, 感人为病同也。病异,谓人受六气生病异也 。岂期然,谓不能预先期其必然之寒热也。 推其形脏原非一,谓推原其人形之浓薄,脏 之虚实非一也。因从类化故多端,谓人感受 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 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 。明诸水火相胜义,谓水胜则火灭,火胜则 水干也。化寒变热理何难,谓邪至其经,或 从阴化为寒,或从阳变为热,即水火相胜从 化之理,何难明也。漫言变化千般状二句, 谓伤寒变化千般、总不外乎阴阳表里间也。 卷一 太阳风邪伤卫脉证 中风伤卫脉浮缓,头项强痛恶寒风,病 即发热汗自出,鼻鸣干呕桂枝功。 【注】中风,病名也。伤卫,谓风伤卫 也。脉浮缓,谓中风脉也。头痛项强,恶寒 恶风,发热汗自出,鼻鸣干呕,谓中风证也 。桂枝功,谓桂枝汤功能治中风虚邪也。详 太阳上篇。 卷一 太阳寒邪伤营脉证 伤寒伤营脉浮紧,头疼身痛恶寒风,无 汗而喘已未热,呕逆麻黄汤发灵。 【注】伤寒,病名也。伤营,谓寒伤营 也。脉浮紧,谓伤寒脉也。头疼身痛,恶寒 恶风,无汗而喘,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呕 逆,谓伤寒证也。麻黄汤发,谓伤寒实邪, 当与麻黄汤发汗最灵也。详太阳中篇。 卷一 风寒营卫同病脉证 中风浮紧遍身痛,头疼发热恶寒风,千 呕无汗兼烦躁;伤寒身重乍时轻,浮缓呕逆 无汗喘,头疼发热恶寒风,烦躁而无少阴证 ,营卫同病大青龙。 【注】中风谓风伤卫之病也。头疼发热 ,恶风恶寒,干呕,中风之证也。浮紧,寒 伤营之脉也。身疼痛,寒伤营之证也。今以 中风之病而得伤寒之脉与证,更兼不汗出之 表实、内热之烦躁也。伤寒,谓寒伤营之病 也。 身重不痛,乍有轻时,风伤卫之证也。 浮缓,风伤卫之脉也。呕逆无汗而喘,头疼 发热,恶寒恶风,寒伤营之证也。是以伤寒 之病而得中风之脉与证,更兼太阳无汗内热 之烦躁也。 而无少阴证,谓无身重但欲寐之证也。 营卫同病,谓风寒中伤营卫同病也。二证皆 无汗实邪,故均以大青龙汤发之。详太阳下 编。 卷一 误服三汤致变救逆 伤寒酒病桂勿与,呕吐不已血脓鲜,尺 迟服麻致漏汗,恶风肢急小便难,微弱汗风 青龙发,厥惕悸眩热仍然,身振振欲擗地, 桂加附子真武痊。 【注】伤寒,谓伤寒无汗之实邪也。酒 病,谓病酒状似中风也。桂勿与,谓皆勿与 桂枝汤也。误与伤寒,则表气愈固,里气更 逆,呕吐不已也。误与酒病,则湿热内酿, 伤营吐血脓也。此皆误用桂枝汤之变证,当 随其变证治之可也。尺迟,谓伤寒尺中脉迟 也。服麻,谓服麻黄汤发汗,遂致汗出不止 ,名曰漏汗也。肢急,四肢拘急也。小便难 ,谓小便少而难也。伤寒脉证,当用麻黄汤 发汗,若尺中脉迟,是营气不足,不可发汗 。若误发之,则致漏汗恶风,四肢拘急,小 便难等变证也。当以桂枝加附子汤救逆可也 。微弱,谓大青龙证脉微弱也,汗风,谓大 青龙证自汗恶风也。大青龙证脉不浮紧,若 浮缓而微弱反汗出,是大青龙脉证未具也。 误以大青龙发之,致其人厥冷筋惕,心悸头 眩,热仍不退,身肉动也。振振欲擗地,谓 耸动不已,不能兴起欲堕于地也,此皆误与 大青龙汤发汗之变证,当以真武汤救逆可也 。详太阳篇。 卷一 三阳受病传经欲愈脉证 伤寒一日太阳病,欲吐烦躁数急传、阳 明少阳证不见,脉静身和为不传。 【注】伤寒一日太阳受病,二日阳明受 病,三日少阳受病,此其传经之常也。若初 病颇欲吐,烦躁脉数急者,谓邪盛传经而不 解也。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脉静身无 所苦者,谓邪衰不传,欲自愈矣。 卷一 阳明表病脉证 葛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