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回归 当代西方艺术的一种趋势.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绘画回归:当代西方艺术的一种趋势   2004年6月,我借参加女儿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典礼的机会,顺便考察了美国当代艺术的情况。我在斯坦福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两位教授陪同下,参观了该系本科生的绘画教室。我问:“你们的学生现在还练习素描吗?”他们说:“当然,本科生必须练习素描和绘画,研究生才能自由创作。”6月11日下午,我到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拜访了该校艺术史系主任惠特尼?戴维斯(Whitney Davis)教授。我问他:“我听说美国现在最流行的艺术是装置、视像之类,绘画已经被挤压到边缘,甚至消亡了。真是这样吗?”“不!恰恰相反。”戴维斯斩钉截铁地回答:“绘画正在回归。我们迎来了绘画的复兴。(Painting is making a comeback. We have a renaissance of painting.)”他解释说:“以前一段时期美国确实非常流行装置、视像之类,但它们对雕塑影响比较大,对绘画影响不太大。许多画家一直在从事绘画创作。现在绘画又流行起来了。”6月14日至19日,我在纽约和华盛顿参观了十几座博物馆,特别是参观了其中许多专题绘画展览,感觉到美国艺坛的确有点儿绘画回归的气氛。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除了平时最吸引观众的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展厅之外,正在举办“美国印象派画家蔡尔德?哈萨姆”[1]大型回顾展,展出了哈萨姆的140件油画、水彩画、色粉画和版画作品,包括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描绘纽约第五大街满街悬挂美国国旗的“爱国”油画。观众参观的热情程度不亚于最近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法国印象派珍品展”。各家书店都在热销《美国印象派画家们》一书。在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几个绘画专题展览同时举办,分别是:美国画家桑福德?R.吉福德的风景画,从宾厄姆到埃金斯的美国大师,美国当代画家吉姆?迪纳的素描,墨西哥画家迭戈?里韦拉的立体派绘画。我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都看见一些男女青年在现场临摹古典或现代的油画,有的临摹得几可乱真。在书店的艺术类图书书架上,摆放着历代绘画名家的画册,尤其以印象派、后印象派和各种现代绘画流派的图书居多,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记和多种画册颇为畅销。我们的美国同行的艺术理论着作《什么是绘画?——再现与现代艺术》、《视觉思维》、《艺术与畏惧》等书名十分诱人。我特意到纽约自由艺术家聚居的东村和苏荷(SoHo)区寻访一家家画廊,那些画廊里销售的商品画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我还光顾了几家美术用品商店,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画笔、颜料和绘画技法书籍,顾客盈门。总之,从美国目前的艺术教育模式、频繁的画展、大量的画册、兴旺的画廊和广大公众对绘画的爱好来看,都显示出绘画回归的迹象。   如果说在美国短期考察的印象还不够典型,也许这只是常态,或者只是“孤证”,不足以说明当代西方艺术的走向,那么近两年西方策划人策划的国际艺术双年展可以进一步证实:绘画回归正在逐渐成为当代西方艺术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近两年,我随同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亲临意大利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和巴西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现场考察,也可以窥见当代西方艺术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趋势。   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明显发出了“绘画回归”的信号。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意大利策划人弗朗切斯科?博纳米(Francesco Bonimi)是画家出身的艺术批评家,他对绘画情有独钟。这届威尼斯双年展尽管仍以装置、视像之类为主,但绘画的数量已经比前两届有所增加。他与瑞典评论家比恩鲍姆策划的主题展,在他撰写的前言中,反复强调绘画是“一切艺术之母”,是“艺术的原型”,绘画也是当代艺术表现的一种不可废除的原型,尽管观念艺术的出现引起了绘画的缺席。他回顾了从1964年到2003年绘画界的一段紧张之旅,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西方绘画一度衰微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席卷西方社会的集体大动乱基本上取缔了绘画,许多艺术家从内部挑战绘画,画布变成了街道,在街上,现存社会遭到了质疑和挑衅,大街就是画室,抗议就是惟一的语言和媒介,只有个别画家逃避那一代人的意识形态。80年代,新表现主义和激情颠覆了理想和教条。“回归”绘画也标志着恢复里根时代的保守主义政治规定的“秩序”。今天,博纳米指出:“绘画仍然像一个幽灵在当代艺术的小巷里徘徊。但是我们已变得习惯于认为绘画已死。我们以前听说过各种各样的议论:绘画处在危机中;绘画在回归(painting is coming back);绘画死去了;绘画复活了。绘画简直成了人们射击的一个移动靶子。但正是在这种过程中,绘画已经活了下来而且更加强壮(painting has survived and gained strength)。”[2]最后,紧扣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梦想与冲突”,博纳米总结说:“绘画是世界自己的梦想——一个单纯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