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代虫引发孔雀鱼溃烂病及防治.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水产#2006年第1期由三代虫引发孔雀鱼溃烂病及防治许杰张树林赵燕超(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300221)孔雀鱼(Poeciliareticulata)隶属于胎鱼将科,胎鱼将属,为热带淡水鱼,它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非常适合于家庭观赏和庭院经济养殖。最适水温为22e~26e,喜欢弱碱性环境,属杂食性类型,若温度适宜几乎全年均可繁殖。近年观赏鱼养殖逐渐升温,孔雀鱼养殖经济效益较高,天津市郊、区县孔雀鱼的养殖户逐渐增多。养殖期间由于养殖密度大、管理不善,防病治病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孔雀鱼养殖病害极易暴发流行,有的鱼农发现大批死鱼,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滥用消毒剂、抗菌药,用药后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疗效,且延误了病情,更增加了经济损失。以下介绍孔雀鱼患三代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一例,供参考。一、发病情况2005年5月以来,天津市津南区前辛庄某养殖户养殖的孔雀鱼一直患病。养殖孔雀鱼2水泥浅池,水源是浅井水,孔雀鱼共计10万尾,自己繁殖,投喂活鱼虫。初患病水面100m的鱼全部是刚生完小鱼的雌孔雀鱼,病鱼体表局部溃烂,烂尾,小鱼一生下来就得病,经常是整池鱼发病,不久全军覆没。累计发病率80%,死亡率达50%。自行用药泼洒大盐、氯制剂、土霉素、呋喃西林等消毒抗菌药物,均不见效,鱼的发病量、死亡量逐渐增加。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患病孔雀鱼游动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呼吸困难,其皮肤上有一层白色的粘液,鱼体失去光泽,严重的病鱼体表溃烂,烂尾、竖鳞、体表充血,鳍条出血。用小剪刀刮取病鱼体表粘液,取溃烂部位周围3片鳞片、剪一段尾鳍,分别放在载玻片上,在10@10倍显微镜下检查,每个视野下均有30~50个虫体,几乎覆盖整个鳞片,在鳍条上密密的排成排。三代虫依靠锚钩钩住鱼体表皮组织,并利用头器的粘着作用在孔雀鱼体表、各鳍部移动。吸取寄主的养分,造成鱼体多处受伤,鳞片松动、体表出血、嗜水气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从伤口继发感染,侵入体内大量繁殖,引起细菌性出血症,导致孔雀鱼大批死亡。三、病原体属三代虫科,秀丽三代虫。虫体略呈纺锤形,体长0.192mm~0.426mm。有一对头器,收稿日期:2005-10-0830#天津水产#2006年第1期没有眼点,后固着器有一对中央大钩、8对边缘小钩、有2根联结片,副联结片具有延膜;咽由16个细胞组成,呈葫芦状。三代虫是管胎生殖,在每一个虫体中都可见一个椭圆形的胎儿,同时在这个胎儿体内已开始孕育下一代胎儿,因此称为三代虫。交配囊卵圆形,由1根大而弯曲的大刺和8根小刺组成。由于三代虫具有幼体繁殖的特点,刚产出的胎儿,已具有成虫的特征,因此无需经过中间寄主。当三代虫离开寄主后,在水中漂游,遇到适当的寄主,又重营寄生生活。四、流行情况全国各地都流行此病,其繁殖适宜水温在20e左右,流行于夏季和初秋,该虫在苗种和成鱼的体表、鳃上都可寄生,主要危害苗种。由于孔雀鱼适宜水温20e以上,养殖密度大,所以全年都可流行,三代虫的感染率很高,可造成病鱼大量死亡。五、诊断方法用显微镜检查鱼鳃、体表粘液、鳞片、鳍条的临时压片,当发现大量三代虫寄生(10@10低倍显微镜下,每个视野有5~10个虫体)时,可确诊为患三代虫病。当鱼体表溃烂时,仅仅靠目检,易误诊为细菌性溃烂病,而忽略寄生虫是导致病害的根源,应取鱼体表粘液、鳞片、鳍条,显微镜检查是否有寄生虫,从而做到正确诊断。六、防治方法1.适当降低养殖密度;2.及时清除池底污物,保持水质优良;3.严格消毒,确保产后雌鱼有一个良好的暂养水域环境条件;4.规范、细心操作,尽量减少鱼体机械创伤;5.发现鱼有病害,要及时找当地病害防治部门查看鱼病,对症用药;6.治疗:先杀灭体表寄生虫,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饵相结合,治疗效果最佳;1每立方米水体中加入高锰酸钾12g-20g,配成溶液洗浴15分钟~20分钟,或晶体敌百虫0.5mg/L~0.7mg/L浓度的溶液洗浴15分钟~20分钟;3~0.3g/m3浓度的二溴海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等消毒剂,全池泼洒;o用0.2g/m?配合内服药,在鱼食(鱼虫子)中,按0.2%~0.5%比例加入氟哌酸或氟苯尼考,搅拌放置10分钟,待药渗入鱼虫中再喂,连喂5天~7天。七、治疗效果有的养殖场孔雀鱼发生鱼病后,场主不去有资质的部门看鱼病,而根据经验自行用药,这些药物只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不能杀灭寄生虫,病原没有去除,因此病害逐渐蔓延,死鱼量增多,经济损失很大。后经专业技术人员确诊后,采用先杀虫,再消毒,配合内服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根据病原对症下药,死鱼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病鱼体质渐渐恢复。经复检,体表寄生虫杀灭了,溃烂部位也逐渐愈合,治愈率达80%以上。因此观赏鱼养殖也要重视鱼病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才能杜绝养殖病害的发生。31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