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微山渔家虎头服饰”的民俗价值.doc
浅析“微山渔家虎头服饰”的民俗价值 摘要:微山渔家虎头服饰是流传于微山湖沿湖一带的布艺品。其起源时间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其系列包括:布老虎、虎头袢子、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手套、双面虎头手提包等。微山渔家虎头服饰蕴含着渔民对健康平安的祈求和对神秘世界的膜拜。它植根于微山湖区渔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饱含着微山湖区人民的民间信仰及社会风俗习惯,是微山湖渔民用来镇宅、驱邪、禳灾以及生育的保护神和吉祥物。 关键词:微山渔家虎头服饰;民俗;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139-01 大运河融汇了中国南北各地风情民俗,经近千年来的吸纳、糅合,形成了独特的运河风情和民俗文化。在传统文化深厚的微山湖区,千年来,遗留下来民风民俗,给后世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社会风尚的重大变化,使这一地区生产、贸易、饮食、服饰、礼仪、游艺等方面彰显出独特的民俗特色,其凸显的先进性和文化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微山渔家虎头服饰的民俗渊源 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文化之一。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锉锐,噬食鬼魅”。《中华文化通志》记载:虎饰制品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清代则仿造虎的造型制作儿童的服饰及玩具,用来辟邪镇恶。微山渔家虎头服饰既是古代虎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古代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起源时间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目前,微山湖区还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一,微山湖岸边有位姓石的船工,常年无偿地为两岸人摆渡。有一天,有位老婆婆过河,得到了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临走时,老婆婆送他一幅画,画中穿绣虎头鞋的俊俏姑娘每天总是做好饭菜等他回来。后来,他们结为夫妻生子起名石虎。有位县官见他妻子美貌,想霸占为妾。船工的妻子见县官起了歹意,便回到画中。有人说让石虎穿上虎头鞋,就能找到妻子。于是,石虎穿上虎头鞋,虎头鞋见了县官就变成老虎,咬死了县官,船工一家人幸福团聚,虎头鞋也因此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其二,有一年微山湖水肆虐上涨,漫过湖边村庄,淹没众多良田,而生活在湖面上的儿童却陆续莫名其妙地失踪,渔民深信一定是湖里的水怪将孩子偷去吃掉了,于是她们便以虎为模型制作出“虎头鞋”、“虎头帽”等虎饰制品穿戴在孩子身上,用来驱邪镇恶。其三,渔民由于长年累月在湖面上生活,几乎与陆地隔绝,儿童日常用品极其匮乏,于是她们便独具匠心地利用各种颜色的布料做出“布老虎”或“布老虎枕头”作为孩子们唯一的玩具。具体哪一种说法正确,我们无从考证,但在微山湖至今还流传着新生男婴儿过满月,外婆家送虎饰制品的风俗。 二、微山渔家虎头服饰的传统形式 微山渔家虎头服饰系列包括:布老虎、虎头袢子、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手套、双面虎头手提包等, 其中,每一系列又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制作出几百种造型独特、神态各异的虎饰制品。其制作工艺主要采用以布为原料的手工缝制方法。制作工序为:剪纸样、裱布、粘帖缝制、组合缝制等。 “虎头袢子”谐音“虎头盼子”,有盼望生男孩并希望孩子像老虎那样健壮之寓意,也是渔民长年累月在水上生活,为防止幼童不慎落水而特意制作的。“虎头袢子”因其袢子正面是一个造型夸张的虎头形状的饰物而得名。它采用布老虎的制作方法将虎头剪成长约25厘米,宽约20厘米的形状,然后以类似布贴画的方法,缝制成虎眼睛、虎牙、眉毛、胡须等,虎头后面做宽约5厘米,用3至4层红布纳制的背包带似的交叉袢带,袢带上连有一条约4米长,用手工缝制的密密匝匝厚实、结实的长布带,带的末端是用棉花装填缝制成约12 cm长的似菱、似鱼尾形的饰物,称“龙带”。行船时把“虎头袢子”戴在孩子胸部,然后再把约4米长的袢带拴在船桅、船楼或“将军柱”等处,有的还在袢带上再拴两个葫芦,即便孩子掉下水后亦能浮上水面。 三、微山渔家虎头服饰的民俗价值 微山渔家虎头服饰的产生与发展无不折射出微山湖区人民的民间信仰及社会风俗习惯。微山湖渔民以船为家,长期在湖面上生产,从第一胎或新生男婴儿出生的第九天开始,逢满月、百日、周岁、两岁生日,外婆家都要给外孙送虎饰制品。尤其在孩子满月时送去的“虎头袢子”、“布老虎枕头”、“虎头帽”等能降服“五毒虫”的虎饰制品,喻示着孩子驱邪避灾地健康成长,并希望孩子从今以后能像虎一样活泼。 微山渔家虎头服饰是古代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了中国民间原生态的人文价值取向。微山湖渔家妇女将虎的能力加以神化,把自己对动物的一些崇拜心理以及虎为兽中之冠对人类起保护作用的美好愿望结合起来,在它们身上不仅饱含着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浓浓爱意与深深祝福,更蕴含着渔民对健康平安的祈求和对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