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独特的生命状态.docVIP

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独特的生命状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独特的生命状态.doc

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独特的生命状态   摘要:多少年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及其代表作《恶之花》被包裹在一片危险甚至邪恶的气氛之中。本文旨在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生命状态,透过诗人看似邪恶的诗歌触摸到一种名叫责任和道德的特别的救赎方式,体会诗人别样的忧郁美、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手法对东西方传统审美价值及社会世俗观念构成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通感;恶中掘美;忧郁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50-01      在《恶之花》这部诗集中,“忧郁”是最重要的主题,而忧郁情结最具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便是死亡。在《时钟》一诗中,诗人呼喊道:“时钟快响了,那时,神圣的‘偶然’,庄严的‘美德’,你的还是处女的妻子,甚至‘悔恨’(哦!最后的归宿!),都要劝你:死吧,老迈的懦夫!时间已经太晚!”在波德莱尔看来,时间常常意味着死亡的临近,而人生的旅程,他最后的目的地也就是死亡。 “忧郁的背后总是充满思辨和哲理,忧郁像恶魔一样纠缠着他不放。”①忧郁是整部诗集所要表达的最强音。   一、“自然”与“精神”的契合――通感   感性的诗人以柔美婉约的手法创作优美的诗篇,理性的诗人以刚劲豪放的手法创作崇高的诗篇,感性与理性兼具的诗人以刚柔相济的手法创作诗篇,那么像波德莱尔这样一个与忧郁一同具有独特生命状态的诗人又是以怎样的手法来创作诗篇的呢?忧郁是才气的真正的灵感,因为忧郁,他的神经敏感丰富,他似乎比旁人拥有更灵敏的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他能触碰到常人难以感受到的“自然”与“精神”之间的契合点,在波德莱尔看来,客观自然物不再毫无生机、没有思想,万物之间是能够彼此交流、相互感应的。   波德莱尔自己曾有个著名的说法:“只要人愿意,灵感总会来的,但它不一定在人愿意有灵感的时候就一定来到。――从语言和写作中,就像玩魔术一样会获得引起联想的魔法。这种联想和魔法就是通感手法。”②在他的名诗《感应》中,波德莱尔将通感运用到了极致,芳香、色彩、音响在他的笔下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彼此沟通。“芳香”本来是作用于嗅觉的,但诗人认为它“新鲜得像儿童肌肤一样”,从而使嗅觉与触觉相通;这些“芳香”随之又可以从声音中得到理解――“柔和得像双簧管”,从而使嗅觉与触觉相通;最后将这“芳香”又融入到视觉之中――“绿油油像牧场”。各种感觉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引导诗人升腾到最高的境界,这是“狂热”的精神和感官作用的结果。除了通感,诗人还运用暗示、联想的方法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来使人们顿悟精神世界的真谛。来看《黄昏》一诗――“迷人的黄昏来了”,诗人由“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联想到混迹在城市街巷中的“邪恶的恶魔们”,继而又联想到被“阴暗的黑夜”掐住喉咙的“病人们”,死神随之降临。由黄昏而想到的这一连串的意象,包含了深沉的人生哲学思索。   二、恶中寻美   在《恶之花》中,诗人常常运用丑、美组合成的混合意象,将矛盾对立的概念结合起来运用,或以揭示出丑恶事物中的美好基因,或以暴露出正面事物之中的腐恶气息。如“华美的骷髅”、“撒旦的风韵”、“令人销魂的鬼脸”、“像花朵一样开放的腐尸”等,以造成鲜明的美丑对比效果。就像巴乐贝?多尔维利所说:“波德莱尔采撷了‘恶之花’。但他没有说这朵花是美的,是香的……相反,当他说出它们的名字的时候,他践踏了它们。”   在人们的观念之中,诗人往往是把美或美好的事物作为描述和赞颂的对象,而贬斥丑恶的事物,但波德莱尔似乎是有意要反其道而行之。忧郁的气质驾驭着他的灵感,将世间的伪善层层剥落,露出丑恶、肮脏、病态的本质。其实诗人的内心是进行着善与恶,灵与肉的激烈搏斗的,诗人之所以揭露这现实世界的丑恶与污秽,是因为诗人心中还有理想,诗人之所以对现实发出强烈的抗议,是因为诗人怀抱着一个对光明、美好社会的向往。波德莱尔的诗表现出忧郁、不幸和反抗,恰恰说明他的诗根植于现实生活中,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种忧郁、不幸和反抗,正是他从现实的丑恶中发掘出的美。   三、忧郁的生命状态   忧郁的天才面对无聊的平庸,孤独的高贵面对病态的现实。波德莱尔似乎是伴着忧郁降临到这世上的,他认为“忧郁是美最光辉的伴侣”,于是忧郁便像魔鬼一样纠缠了他一生。生父的去世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母亲的匆忙改嫁让他不解,继父的闯入令他厌烦,从此他的心灵就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个阴影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蔓延,于是叛逆的心理迅速膨胀,终于,他毅然决然地与家庭断绝了关系,带着他“最光辉的伴侣”过放着浪形骸的生活去了。他挥霍无度,标榜奇装异服,喜爱女人的红唇和肉体,迷恋酗酒吸毒造成的幻觉。然而他又不像普通的纨绔子弟那样只是一味地游戏人生,他在浪荡的同时,也正以敏锐而柔韧的神经在审视着多彩而病态的周遭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