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期西安市书法培训心得感悟
第二期西安市书法培训心得感悟
周至县西岩坊中学 杨护兵
10月23日至27日在西安市关中书院,我有幸参加了西安市第二期教师书法培训,并且收获颇多。
此次培训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书法教师,我从未想到过还有机会去接受专家教授的书法培训指导。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只有5天,但在这短暂的五天时间里我也能学习到不少东西。这次培训还使我意识到了书法教学对于书法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字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字体。
本次培训从西安市请来了书法技能高超并且在书写方面卓有成效的几位老师给我们做讲座。长安大学陈云龙老师讲座时,介绍了隶书书法艺术的发展和隶书基本技法;西安文理学院吴天祥老师结合自己研习欧楷的体会,汉字结构特点,给我们讲述了欧楷书法的基础知识,并生动地演示了书法的起笔、运笔、收笔;文理学院胡文华老师从汉字基本的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种笔画组成讲起,介绍了颜体楷书的技法和行书技法。仔细的讲解了笔画必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还教了我们一些写字的口诀,这些练字口诀看似简单,但从细微之处揭示了书法的艺术,对提高教师读帖、临帖的水平,提升练字的实效性不无卑益;陕西师范大学贾温性老师从书法文化给我们细细讲起,让我耳目一新,提高了对书法的认识,贾老师还身体力行演示了许多书法笔法、技法、章法;金旭光老师着重强调了柳体书法教学,柳体结体特点,用笔特点,点画特点,还和其他书体进行了比对,让我们汲取了不同书法的特征;马伟老师可爱可敬,对学员们关爱有加,对本次活动组织安排周密,又悉心给我们讲授了书法课教学纲要和书法发展史,让我们纵横深入去认知祖国的瑰宝——书法(发展过程)。最后与学员们畅叙书法,示范引领,从下笔、行笔、落笔等用笔方面和书写格式、章法等方面教我们学习书法。
在短暂的学习期间,聆听了各位书法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徜徉于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欣赏历代书法大家的神品杰作,体会书法艺术之精妙,感受中国书法文化之博大精深。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倍感传承书法艺术这一经典文化之重任。现就如下几个方面谈谈本次学习感悟。
一、主要收获
1.学习了中国书法史,对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通过聆听专家的报告,欣赏殷商甲骨、战国简牍帛书、敦煌残纸等文物图片,了解到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篆、隶等古文字“隶变”为草、行、楷的演变过程。体会到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增强了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和审美情趣。
书法艺术是可读可识的直观艺术。通过欣赏《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礼器碑》、《兰亭序》、《多宝塔碑》、《丧乱帖》、《寒食帖》、《张黑女墓志》、《董美人墓志》等一系列古代书法经典作品,领略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米芾、颜真卿、董其昌、苏轼、黄庭坚、欧阳询、柳公权、锺繇、楮遂良、虞世南、王铎、傅山等古人书法之神采,提高了自身的书法审美能力。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下,使我对书法进一步增强了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热爱,愿不惜一切以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探究。
毛笔的特殊性丰富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和内涵,汉字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别具一格的形式意味。书法不是绘画的形,而是示意的形、抽象的形。
3.提高了认识,重新审视了书法艺术对人类的重要影响。
书法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法教学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书写与审美及语言文化规范化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人们的书写水平正在日益下降。孩子们迷恋网络,成年人对计算机产生依赖。面对书写技能退化的严重事实,弘扬和传承经典的中华书法文化和艺术,教育孩子们周周正正写字,端端正正为人,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领悟了一些书写技法。
书法是创造美的艺术,从点划到结体,都有一定笔法、字法、章法。例如在用笔时,“书必入木,则如印印泥,蚕吃草,要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行笔时,要“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正如欧阳询所言:“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心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南宋词人、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折钗股“,也是笔画转折处的用“金银钗”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种笔法。
另外,运笔的过程也是与周围的事物相关联的。如怀素“夜闻嘉陵江水”,“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所以笔走蛇龙,得骤雨狂风之势;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书法布局间架之意,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彻书法的节奏和气韵;黄庭坚晚年乘船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的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的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长年荡桨”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
老师们身上散发出的诗人气质、学者风范、大师风采让人着迷,“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