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对比探究.docVIP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对比探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对比探究

经伤椎及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经伤椎及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 例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组(A组),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组(B组),观察测量两组手术前、手术后 2 d和随访末期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矢状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 手术后2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矢状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A 组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受伤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2.5 d 1.2方法 麻醉成功后,俯卧位,常规术野消毒,铺无菌巾手术单,取脊柱后正中纵行切口,显露受伤椎体及相邻节段椎体椎板和小关节突,于横突中部、上关节突、峡部在椎弓根背部交汇处置入椎弓根钉,伤椎置钉时,对于爆裂性骨折,选用相对较短较细的椎弓根螺钉置入伤椎,深度以椎弓根螺钉的螺纹超过伤椎椎弓根未进入椎体骨折处为宜。对于压缩性骨折,可以选用相对较长的椎弓根螺钉置入伤椎,可利用椎弓根螺钉直接向上撬拨复位压缩区域,根据伤椎处脊柱生理曲度预弯纵杆,适当撑开至透视下椎体高度基本恢复至满意,椎管有占位骨块者行椎板切开减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及脊髓神经功能变化,术前、术后2 d及随访时的X线片上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的测量值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治疗前后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2.2影像学评价 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 角矫正情况、手术后 2 d、末次随访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矫正情况、术后2 d 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矫正情况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两组之间VS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采用后路跨伤椎置钉内固定对治疗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在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方面效果显著,但因其为恢复伤椎前缘高度, 过度撑开椎体,会牵张甚至损伤椎间盘,且过度纵向撑开,会损伤脊柱后方稳定结构,造成脊柱后凸的风险[6],加重脊柱的不稳定。跨伤椎内固定4钉固定存在双平面平行四边形和悬挂效,还会造成远期椎体高度比及Cobb 角矫正丢失等并发症[7]为克服上述不足,通过不懈努力,很多学者也相继报道[8]在伤椎加用椎弓根钉进行复位和固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椎弓根螺钉,可以直接复位伤椎,避免了为复位伤椎使用过大的纵向撑开力,减少了对脊柱后方稳定结构的损伤,经伤椎内固定6钉固定形成3个平面[9],不仅增加了固定系统的固定点,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还减少了悬挂效应及平行四边形效应,降低了分散在椎弓根螺钉的应力,从而降低了术后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风险[10]。但伤椎置钉要把握好一定适应症:伤椎椎弓根一侧双侧均完整,如果双侧椎弓根均破坏,椎体必须完整,此时椎体置钉时,需去除椎板及椎弓根结构,选用较粗椎弓根钉置入伤椎,伤椎椎体压缩2/3,置钉比较困难,如果存在严重骨折脱位或者骨折后造成椎管狭窄50%禁止伤椎置钉[11] 本研究相关数据显示2种内固定方式手术后2 d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 角矫正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末期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 角矫正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优于B组,以上分析及数据表明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在维持椎体高度、矢状面 Cobb 角及改善疼痛方面均有良好效果,但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方法远期效果更为确切,此种内固定方法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宇,孔超,鲁世保,等.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脊柱外科杂志,2013,11(3):141-145. [2]俞阳,范海泉,陈铭,等.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12(04):228-231. [3]Denis F.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