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和顺魅力
探寻和顺魅力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腾越镇中心小学 李 钰 指导老师:李会仙 姜琪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10月,家乡的和顺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腾冲人民为之欢欣鼓舞。腾冲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但是我作为腾冲的小主人却对和顺的“魅力”何在知之甚少。今年暑假,我在昆明遇到一位广东的张老师,他想到腾冲旅游,遇到我说:“小朋友,你觉得腾冲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呀!”“那当然是和顺啦,它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呢!”,听了我的话后,那名广东老师问我:“那你觉得和顺的魅力在哪呢?”,听后,我一下子惊呆了,心想:咦,和顺的魅力到底在哪呢?我脸一红吞吞吐吐说也说不出来。 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如果不了解、不认识自己的家乡,爱家乡就是一句空话。如果连腾冲的小学生都不知道和顺的魅力,怎能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也就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顺、认识和顺。所以,我想利用节假日时间实地研究、调查,去追寻家乡和顺的“魅力”。也想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顺、发现和顺的“魅力”。倡导更多的同学,了解家乡、宣传家乡。 二、研究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寻找、感受和顺的魅力,在同学中宣传和顺的魅力。在调查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的完善自己,并倡导同学们了解和顺,热爱家乡,做好腾冲的小主人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和顺观光旅游。 三、探索与发现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顺乡地处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气候温和,水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众多,它宛若镶嵌在高黎贡山下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光耀夺目。 在和顺,田园风光最为迷人,它不仅有着一条韵味无穷的文化带,而且坝子中,四季景色各具千秋。冬春之季,坝子中一片嫩黄色,油菜花香弥漫空中;入夏以后,禾苗翠绿,整个坝子宛若一块硕大的碧玉,闪闪发光;深秋时节,大地一片金黄,稻香扑鼻,一看就知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和顺门口有许多荷花,夏天来临,它们绽开了美丽的花朵,粉红的花瓣向大家招手示意。绿如翡翠,大如玉盘的荷叶,一片堆在另一片上,一望无际,不留一点缝隙。一只只蜻蜓在空中旋转飞舞,这竟让我走入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和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也很有特色。位于和顺水碓村的元龙阁是游客们最喜爱的景点之一,它背枕青山,前临深潭。那里的水清澈见底,碧绿如一个美丽的大玉盘。它还像一面大镜子,蔚蓝的天空,展翅高飞的鸟儿,拔地而起的大树……都倒映在水中,显得格外美丽。一阵微风吹来,这面平静的镜子被打破了,倒映在水中的树、鸟儿、天空变得隐隐约约,若隐若现。一只小鸟在飞过水面,尾巴不小心碰了一下水面,波纹便渐渐扩散开了。元龙阁的广场中央,有一棵婀娜多姿的榕树,像一把巨伞,清澈的湖中有一个六角尖顶重檐木结构的亭阁,结构精美,颇具特色,在水潭旁有一个洗衣亭,大家可别小看这洗衣亭,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洗衣亭是最温柔、最有特色的公益建筑。它是外出闯荡的华侨们为家里守望的女人而建的,这可是全国独有。 在回来的路上,我看见一位老渔翁正在垂钓,映着黄昏时金色的阳光,显得格外悠闲、自在。不禁让人感叹上帝恩赐和顺的美丽与和谐。 (二)多种文化的交融 当我一次又一次的跨进和顺,每一次都会忍不住停下急匆匆的脚步,仔细看那矗立在和顺门口的牌坊。 它不仅是迎接游人,还代表着和顺的一种文化,不信你看牌坊上的对联。 走过牌坊,便看见一条小河绕村而过,两座石拱桥跨河而建,形似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建于清道光年间。两桥造型精美,河边绿柳成荫,红莲映日,村妇捣衣之声不绝,桥下群鸭戏水,鱼翔浅底,一派江南水乡的恬美风光。来到和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和顺图书馆,它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走进图书馆,里面环境幽雅,游人们来参观的时候,轻手轻脚,怕打破了图书馆的寂静,管理员介绍:和顺图书馆是本乡旅缅华侨于1928年集资创建,其前身为和顺崇新会,1924年倡办之阅书报社,馆址占地1392平方米,馆舍建筑中西合璧,轩朗雄伟,馆内富藏古今中外图书共7万元余册,对传播科学文化、培育侨乡人才产生深远影响,馆内有国内外学界名流胡适、王云五、熊庆来、龚自知、李根源、李曰垓、钱伟长、顾廷龙、楚图南、李希泌等人热情洋溢的题辞。来到和顺图书馆,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当然是那具有吸引力的图书,我一页又一页的翻阅着,这时才发现原来和顺也有这么深远的历史,不久,我看上了一本概述和顺侨乡的书,管理员把书拿了出来,并拿出来了和顺图书馆的印章,给我印了一个,我发现这个印章好奇怪呀,它没有染上印泥,只是使劲压了一下便印出来了,虽然看上去隐隐约约,但是别具一格,有史以来,和顺的文化教育历来比较发达,据文字记载,从明末到清代,出了两个进士、八个举
文档评论(0)